吉宁定理(Jining Theory)是一种企业管理及系统哲学,主要应用于企业创新与组织变革领域。理论提出者吉宁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分别获得管理学硕士及人力资源管理博士学位,组织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主要专注于组织行为、战略运营、组织发展及人力资本等组织管理领域的实践与研究,现为贝恩咨询全球副董事,负责贝恩咨询全球及大中华区人力资本咨询业务;另曾出任IBM人力资源经理等职。
吉宁定理:真正的错误是害怕犯错误。
提出者:贝恩咨询全球副董事 吉宁
实践应用:企业创新与组织变革
点评:假如你想打中,先要有打不中的准备,这就是生命的游戏。
吉宁定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
1912年,当汽车:工业正开始发展时,凯特林想要改进汽油在引擎内的使用效率。他的难题是汽车的“爆震”,即汽油要在一段长时间后,才能在汽缸中燃烧,因而降低使用效率。
凯特林开始想办法除掉爆震,他自付:“怎样才能使汽油在汽缸里提早燃烧?”关键字眼在“提早”。他想研究类似的情况,便到处寻找“提早发生的事物”模式。他想到历史模式、心理模式以及生物模式。最后他想到一种特别植物——蔓生的杨梅,它在冬天开花(比其他植物要早)。杨梅的主要特性之一是它的红叶子可以保留住某波长的光线。而凯特林认为一定是红颜色使杨梅的花提早开放。
凯特林的连锁思考进入重要步骤。他自问:“汽油要怎样才能变成红色?让许在汽油里加红色染料,汽油就会提早燃烧。”他在工作室找了半天,也找不到红色染料,倒找到一些碘,于是他把碘放进汽油里,居然引擎不发生爆震了。
几天后,凯特林想要确定是不是碘的颜色解决了他的难题。于是他拿一些红颜料放进汽油里,引擎仍然发生爆震!凯特林这才知道不是“红色”解决爆震萨题,而是碘所含的某种成分。
这个故事说明错误是产生新创意的垫脚石。假如他早知道“红色”不能解决爆震问题,那么可能不会再汽油里加碘,也就不会意外地找到解决办法。
案例二:
沃伦·巴菲特是全美国最富有的投资家之一,他拥有一个名口叫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公司。今天,伯克希尔公司已经成为全世界股票价格最高的公司之一。尽管一些人对这家公司评价颇高,但很少有人知道投资伯克希尔公司兽经是沃伦。巴菲特最失败的举措之一。伯克希尔公司的前身是一个濒临倒闭的衬衣生产企业,沃伦·巴菲特认为通过他和员工的努力会使公司起死回生。然而当时的针织品制造业尽管在其他国家有厂阔的市场,但在美国却始终不景气。沃伦无力扭转这一趋势,尽管他竭尽全力,依旧无法改变公司日趋陷入绝境的事实。然而,沃伦从这一失败中找到了使他获得巨额财富的契机。
案例三:
美国的山德斯联合公司是新泽西州最大的工业企业,在美国的精密国防电子装备以及用于商业方面的电脑绘图等先进领域均居于领先地位;就是这样一个技术力量雄厚的公司,在投资商用电脑终端机时却遭到了失败。商用电脑终端机在当时是很具有吸引力的一项商业投资。20世纪创年代末,山德斯联合公司决定生产用于预约业务及账务系统的商用电脑终端机。
这一项新的投资与它原来已经取得成功的雷达、电子组件及反潜战系统等业务大不相同。这项新的业务需要在消费者面前与像IBM之类的大公司决个胜负。山德斯联合公司只长于为国防方面买主提供精致细密的高级产品,而商用品的买主并不重视精密细致的优点,只注重使用方便。这就注定了山德斯联合公司要失败。后来山德斯公司又发展了电脑辅助设计和电脑辅助制造系统的终端机,结果都失败了。正如山德斯联合公司的董事长包尼斯所承认的:“我们选择了错误的行业。”
经过几年的摸索之后,山德斯联合公司对自己的经营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分析,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认为:“我们所生产的终端机的确是再好不过了,但我们缺乏行销和服务技巧。我们的产品设计得虽然很好,但却已被别人妙袭伤冒,而外行的使用者却对我们的设计不欣赏。”于是,山德斯公司又重新集中力量发展军事方面产品的业务,制造电子武器,如指挥与控制体系、海洋追踪监视系统以及电脑测试装备。而且在策略研究上用了两年时间,发展了一种新的商业产品——互动制图器,这与以前失败的商用电脑终端机的投资情况大不相同。山德斯联合公司以高科技战略,很快挤进电脑绘图器这一市场已经发育成熟的行业。到1984年,山德斯联合公司的新策略有了收获,制图器系列产品的营业额达到25500万美元,纯利润2500万美元;在国防电子产品方面,年销售收入接近5亿美元。
山德斯的成功再一次印证了想成功就不要怕失败,只有在一次次探索中才能前进。经验是在摸索中积累的,有勇气的人才有机会触模成功并抓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