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芝麻街影集里的一个角色「奥斯卡」之外,我们很少有人能够在上班的时候彻底地、完全地做自己。我们被要求执行心理学家所谓的「情绪劳动」(emotional labor)。也就是说,当你在做与感受不一致的事情时,你需要努力保持一张专业的脸。我们在办公室以外也会这么做,例如,当你在电梯里感觉十分疲倦时,突然又想起必须客气地与人闲聊。但在工作上,情绪劳动可能更加重要,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每周有好几小时花在工作上,而我们专业的形象和生计仰赖于此。
比如说,当你的老板发表一席关于「事半功倍」的谈话,希望能鼓舞人心,你微笑点头,但你想要做的其实是掀桌子。一位客人对你大声咆哮,告诉你她得到的服务品质极差,你保持礼貌和热心,即使你痛恨她高傲的态度。或者,也许你前一晚睡得很不好,但你强迫自己保持精力充沛、活力十足,因为你曾被告知无数次,「伟大」的领导人都带给他们团队正面能量及启发。
情绪劳动几乎是每个工作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往往我们称之为礼貌。然而,把它做到什么程度,有其意义的差别。一个人能够「深层演出」,但仍然在工作中保有他的核心价值观和信仰(「是的,客户很高傲,但我同情她,并希望解决她的问题」),但也可以「浅层演出」,(「我表面上会对人很好,但内心深处我其实咬牙切齿」)。
研究发现,上述情绪劳动的后者(表面演戏),也就是感觉与他们所表现出的极端不同,无论是假装或抑制自己的情绪,对自己及企业都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当人们习惯性想起表面演出的压力,他们会更容易出现忧郁和焦虑,工作绩效降低和职业倦怠等。这也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这样的主管更有可能辱骂自己的员工,贬低员工和侵犯员工的隐私。而工作压力会蔓延到家庭生活。在一项研究中,饭店的员工在工作中有很多表面演出行为时(「是的,太太,我很高兴为您拿一件更柔软的浴袍来!」),他们的配偶更容易觉得自己伴侣的工作会导致冲突,并希望他们能换工作,希望他们的关系能因此而不那么紧张。
会出现表面行为的一些常见情境包括:
- 你的个性与别人期望你的角色无法配合(例如,内向或外向的程度)
- 价值观错乱,当你被要求做到的,不符合你所坚信的
- 职场文化中,表达情感的某些特殊方式被认可,或不被认可(心理学家称之为「表达规则」〔display rule〕)
理想的状况,当然是你是非常适合某一个工作场所,你的行为和感情总是完美和谐,不会因为一整天都无法做自己,而疲惫不堪。但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容易做到的,是保持你的表面演出到最低限度,而尽量做到深层演出,跟真实的你一致。假设你发现你做的工作有意义,又不觉得你在完全错误的领域工作,那么,这里有一些你可以在工作中做的事,帮助你减少情绪劳动,并能更开心地过每一天。
提醒自己为什么你在做现在的工作。将你的工作连接到更大的目标。像是,你正在学习的技能,也是你的整体职业生涯的关键。你现在正在做一个平淡却安稳的工作,这是因为你的孩子需要健康保险,而且做为好父母对你而言很重要。这会让你感觉与自己的工作更有连结。
探索自己「想要」的想法。我们很容易陷入「做甜甜圈时间到了」的心态;也就是把所有的工作视为「不得不」做的事。而我们大多数人没有经济资源,来支援自己所爱的工作。但是,让自己体会到工作带给你的能量(也许是同事在一起集思广益,或使某些系统提升效率),会将你的工作提升到是你选择去做的,而不是你需要去做的事。要澄清的是,我不是建议你「只要正面思考」,或试图合理化一些真正的问题。但要注意到语言的微妙陷阱,像是那些你可能会喜欢的事,都可能被误称为琐事。如果你在工作中,找不到真正你「想要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可能是一个迹象,表示该是改变的时候了。
为工作做一些设计。考虑是否可以与主管一起调整你的工作,使工作更符合你认为有价值的目标。例如,假设你参观分公司时,受到那儿新同事不同做事方式的激发,或许你可以提出一个包含更多参观活动的计划。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你的工作更有趣,如此就能减少情绪劳动。
通常当我们想到工作中的压力时,我们都专注于时间上的压力、资讯超载,以及变化所造成的结果。或许,你花在工作上的情绪劳动是相当重要的,并且值得深思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