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目标群众参与有意义的对话。
针对你和目标群众有兴趣的议题发表意见,有助于让你成为相关领域中的意见领袖。科尔正是如此,她去年在推特上发表的一则意见,就在科学界掀起热烈回响。当时她是回应《科学》(Science)杂志的职涯专栏,有一位博士后研究员,抱怨她的男指导教授总是在打量她的身材,而该刊却建议她别去注意教授的眼光就是了。科尔对这项建议简直无法置信,于是寄了电子邮件给《科学》杂志,提出其他应对性骚扰的方式。她接着将自己电子邮件荧幕截图发上推特,很快就得到全球科学家热烈转推支持。
《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记者看到这篇推文,联络采访她的意见。隔天,科尔的评论便登上了《华盛顿邮报》。这位院长的意见因为她积极参与社会而更有力量,也让她受到媒体注目,认为她是该领域中值得尊敬的意见来源。更重要的是,她和其他人所发出的声音,终于让专栏删除了原建议,而换成最后集众人意见的版本(也包括科尔的意见),而能够真正帮助骚扰的受害者。
让社会参与成为习惯。
让社交媒体成为日常例行事项,好让自己熟悉相关人等及同侪的热门话题。每天花个五分钟看推特,会比每两周花个一小时来得更有效。连上网络、回应意见,并且鼓励你的目标群众参与他们所重视的对话。
「你真的不用花太多时间在社交媒体,我通常多半是在睡前、或是在会议间的空档看社交媒体,」辛辛那提大学校长小野(Santa Ono)如此表示。他光是在推特上的跟随人数就有超过69,000人,可说是学术圈最懂社交媒体的行政管理者。小野在推特上有个代表性的hashtag标签「#HottestCollegeinAmerica」(#美国最酷的大学),当初就是为了要引起更多与辛辛那提大学相关的对话,现在已经形成流行,在推特上经常使用。
三思而后发文。
不可否认,社交媒体是吸引媒体关注、提升个人能见度的利器,但也可能有反效果。举例来说,小野几年前曾经分享过一张他与该校某任前校长的合照,但该位校长曾被指控强逼篮球教练辞职,于是这篇推文迅速招致负面评论。小野在五分钟之内就撤下了这张照片。他的最高原则是什么?他告诉《高等教育记事报》(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他在按下「送出」之前,会先自问这篇推文如果上了《今日美国》(USA Today)头版,看起来如何。
要熟悉自己学校的社交媒体政策,确保自己的发文符合规范。毕竟在社交媒体上,不管自我介绍再怎样强调「为个人意见」这种免责声明,每个人还是代表着自己的雇主。举例来说,前面提到多伦多那位在推特上发声而得到媒体关注的学校院长科尔,她所发表的意见正是代表一般大学(包括她的大学)对性骚扰案件的态度。她也承认,如果在推特上对争议话题的意见与学校政策相左,有可能会让她惹祸上身。
一开始的跟随人数多寡,其实并不重要。只要能聪明使用社交媒体,就能帮你一把,让研究真正发挥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