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必须考虑社会需要
营销观念的逻辑性如此之强,以至于你会觉得对此无可厚非。然而,当一家公司集中精力去满足一些消费者的需要时——同时也是为了实现公司目标——也许会对社会产生一些负作用。这意味着营销经理应该关注社会责任,即公司对社会负有减少负面影响、加强正面影响的责任。有时担负起社会责任需要艰难地做出“牺牲”。
例如,我们可以以由氟氯化碳产生的环境问题为例,氟氯化碳是一种用于生产上百种重要的产品(其中包括灭火器、冷却系统与电子电路板)的化学制品。如今我们知道氟氯化碳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然而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时,我们不可能立即停止生产或使用所有的氟氯化碳。许多对社会非常重要的产品目前还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氟氯化碳短期的替代品。杜邦(DuPont)和其他氟氯化碳的生产商竭尽全力想平衡这些矛盾性需求。然而你会发现要解决这些矛盾并不简单。
营销中的社会责任问题同时也会引发其他重要问题——其解决办法也并不简单。
(二)应当满足所有的消费者需要吗?
一些消费者希望的产品从长远上讲也许对他们并不那么安全或带来一些好处。但有些批评家们认为商业公司不应该向顾客提供高跟鞋、含酒精的饮料或糖衣麦片,因为这些从长远上看都不利于消费者的健康。
类似的,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把自行车、剃须刀也列入最危险的产品中。那么谁来决定是否应该向消费者提供这些产品呢?这属于微观营销问题还是宏观营销问题呢?
(三)如果利润减少了怎么办?
通常社会意识越强似乎顾客反映会越积极。比如说,Gerber公司在提高了其婴儿食品的营养质量之后获得很大成功。而且许多消费者也都热衷于购买那些对环境有益的产品(即使这些产品的价格要高于其他产品)。
然而正如上述例中表明的那样,总会存在社会责任与公司利润目标相矛盾的时候。出于对这种矛盾的考虑使得批评家们不由提出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营销观念是否真正合意?
许多具有社会意识的营销经理们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关于顾客满意的定义包括长期效果以及短期顾客满意。他们试图在消费者、公司与社会利益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四)营销观念引导营销伦理
已经采用了营销观念的组织都比较关心营销伦理以及更为广泛的社会责任问题。很简单,对于一家公司来说,不可能真正做到以消费者为导向而同时又故意不讲职业道德。
当组织里一些个别经理并未像其他人那样遵守营销伦理时,问题便产生了。这样的一个人可能会损害公司名誉,甚至危及公司生存。
为了尽可能清楚地确定营销伦理的标准,许多组织已制定了他们自己的书面道德准则。与营销观念相一致,这些准则通常(至少在一般水平上)明确规定公司里每个人在与顾客及其他人进行商业往来时应当遵守的道德标准。许多职业团体也采用了这些准则。例如,美国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的道德准则详细规定了营销管理工作中诸多方面的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