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历史可以重来,大部分人都可以成为伟人!可是,历史不会重来!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商业史留给我们的记忆、忧伤和宝贵经验。
过去,“人定胜天”的思想在影响着企业家!曾经熟悉的三株、爱多、巨人、三九、德隆、铁本、亚细亚、红高梁等今天已经风光不再。那个年代的疯狂,造就了人们对于财富的疯狂追逐!“人定胜天”的思想在激励着改革开放的人们。成功学的大师们也曾经是那个年代人们心目中的另一种“明星”!过去我们对经营企业的理解是朦胧的、羞涩的,把企业当做自己的生命!企业就是企业家,企业家就是企业!
毋庸置疑,责任和诚信在拷问着企业家的灵魂,企业如何保持旺盛和持续的生命力已成为企业家需要解决的核心课题。或许,我们可以从珠三角企业倒闭的背后获得一些启发。不仅是玩具制造业,纺织业、皮具业、制衣业等手工制造行业的情况也都类似。那么,倒闭潮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纵观整个倒闭潮的始末,我们发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无非是贷款难、用工荒、成本贵、订单少、竞争大。
1.贷款难
2008年金融危机,国家发放了4万亿元贷款帮助我国企业渡过经济危机,当时可以说是银行上门去找企业贷款,不但利率低而且放款快、门槛低,只要稍微有点规模的企业就可以轻松地贷到很多钱。但是到了2011年却大不相同,贷款变得十分困难。
有一位股份制银行的业务经理曾说:“在珠三角地区,银行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利润最低在准利率的基础上增加15%,一般都是上浮30%~50%,也就是达到了8%—10%的利率水平。如果再加上担保费的3个点,传统中小企业根本支付不起这么高的利息,而且,银行现在贷款十分谨慎,没有不动产的企业几乎很难得到放款。”
传统中小企业的利润一般都在5%左右,因此它们承受不起这么高的利息,假如有的企业觉得可以承受,银行在贷款方面的限制也逐步增高,这些企业也只能望“款”兴叹。
2.用工荒
用工荒,从2008年开始就有了这一概念。用工荒是我国的特有现象,一边是人口大国,一边却是企业招不到员工。温州市经贸局在2011年上半年发布了一组数据,数据显示有74.5%的企业表示用工紧缺,比2010年同比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其中,手工制造类、代加工类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缺工的情况最为严重,用工缺口高达10%以上的企业比例在80%以上。有生产的机器,但是没有操作的员工,人力缺口越来越大,这是当前企业的现状。那么,为什么会产生用工荒的现象呢?
原因在于企业的内迁导致打工输出的减少和国家农业补贴增加使得之前的打工者宁愿在家种地。例如奥康、红蜻蜒等企业在内地也有很多工厂,那里的工厂开出每月1000元的工资就有很多人争相应聘,而在沿海地区每月2000元的待遇也很难招到工人。因此外出打工者越来越少,企业的用工缺口也就越来越大。
3.成本贵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这是一家制衣类企业2008年的成本和201 1年的成本对比:
- 布匹:2008年约为600万元/月;2011年约为850万元/月;
- 辅助材料:2008年约为120万元/月;2011年约为170万元/月;
- 水电费:2008年约为40万元/月;2011年约为60万元/月;
- 物流费:2008年约为10万元/月;2011年约为15万元/月;
- 工人工资:2008年约为40万元/月;2011年约为60万元/月。
从这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3年时间,这家企业的成本竟然增加了20%,由此可见成本上升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而且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间接造成了倒闭潮的来临。
4.订单少、竞争大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可以合并在一起说,2008年金融危机造就了世界经济的衰落,而珠三角地区的企业的产品大都是销往欧美日韩等地区的,因此当金融危机来临之后订单变少也不足为奇。
随着订单的减少,同行之间的竞争开始加大,因为没有订单就没有利益,没有利益也就无法生存,企业之间为了争夺为数不多的订单开始打价格战,纷纷降低自己的价格,以此来换得订单,但是这样一来就产生了恶性竞争。再加上上述的几个问题,企业去哪里赚取利润?没有利润,企业自然存活不下去……
其实,这一切的背后凸显出来的都是一个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这些被倒闭潮打败的企业过得太舒服了,广阔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政策的大力扶持、消费者迫切的需求,这一切都给了它们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但是时过境迁,如今的环境已经变得恶劣,而那些企业也从温室中走了出来,面对现在的狂风暴雨,这些没有经历过灾难的企业便慌了,它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困难,以往的经营策略完全失效。
在以往,我们的企业家习惯了动用人力成本、自然资源、政策调整来加快企业的发展,应对遇到的危机,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随着人力资本强化和资本深化的要求,中国的企业需要有全新的增长方式,不能单纯依赖现在的规模增长、投资增长和劳动力的增长。我们需要有适应这个时代的全新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就叫做价值增长,这是一种生命哲学——“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同时,这更是中国企业的下一个出路——成就价值型企业,以人的经营为核心,运用教育的方式,对内实现人本价值,对外实现客户价值,最终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价值型企业不单单输出产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输出领先的理念、独特的价值观,让客户享受到与众不同的体验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