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时代,企业管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困难。一方面是借钱越来越难,但另一方面,逼着企业花钱的地方并没有减少,“四两拨千斤”的游戏玩不转了。
房地产企业是典型的资源整合型企业:要地,靠政府;要钱,靠银行;设计,靠设计院;施工,靠建筑队;卖楼,靠代理商。表面上看,房地产老板什么都没有,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他都玩不转市场。但事实上,他获得的回报比任何一个环节都大!
过去,房地产老板只要找政府拿到地,就能立即启动所有环节:向政府交部分定金就可以拿到土地证;拿到土地证,就可以到银行申请贷款;拿到贷款,就可以让设计院先作规划设计;做了设计,就可以让施工队垫资开工;一开工,又可以卖楼花,向客户收预付金。所以,房地产老板只要有20%~30%的自有资本金,就能玩“四两拨千斤”的游戏,并且得到“千斤还四两”的回报。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银行按揭成功、销售顺利,再让建筑公司垫资一部分钱,老板就可以玩转资金链中自筹资金、建筑公司垫资代建、银行按揭贷款、客户销售回款这四个球。但现在国家一实行宏观调控,限贷、限购,就马上停了两个球,垫资代建这个球也玩不转了,甚至包工头见市场形势不好,反过来加紧要求老板先支付原来拖欠的工程款,否则,就以停工要挟。四个球少了三个,个个要命,老板就只能玩剩下的自筹资金这个球了。通常情况下是拆东墙补西墙,实在没砖补了,就找高利贷救急。能挺过去还好,挺不过去,问题更严重,犹如饮鸩止渴。
现在,到处有人伸手向房地产老板要钱。去年高价拿地,今年已经到了应付款期限,很多开发商还面临着天价地款的交纳问题;前年、去年囤地较多,政府打击闲置土地,没有钱也要加快开发;企业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市场一片惨淡,为刺激市场,该做的营销活动还要照做,这一切都需要开发商持续的现金投入……与以前的豪爽大方相比,2011年,很多房地产企业花钱花得肉痛,拖欠工程款、材料款、广告费用等现象屡有发生。
对于小部分房地产企业来说,如果上市融资失败,企业又不能从另外的渠道获得更多的资金,那么前期为上市而储备的众多地块、待付的地价款、积压未售的项目和待开工的地块,都将成为企业沉重的负担,将直接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加速企业死亡进程。
银行贷款、上市融资和销售回笼是开发商传统的三大融资渠道。在前两个渠道都受阻的情况下,开发商们只能寄希望于多卖房,快速回款。这是大多数房地产企业最有效的竞争手段,所有的地产利润模式都必须通过销售环节得以实现。一批拿地较多、盲目扩张太快、融资渠道狭窄的企业,面对岌岌可危的资金链,在生死存亡面前只有拼价格战,以刺激销售业绩的尽快回升。
2015年下半年,市场整体货量之大、买家观望情绪之浓厚,对开发商的营销能力来说无疑是一场生死大考验。在2015年宏观经济持续紧缩的大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增速也在大大放缓。楼市在限购、限贷政策的持续作用下,价格明显回落,成交量也在大幅缩减,房地产市场异常低迷。截至2015年年底,仅有为数不多的房地产企业顺利完成了年度销售业绩。
各地楼市最大的新闻亮点大半都与价格新低有关:一会儿万科全国房价全线下跌,一会儿广州番禺惊现“地板价”,一会儿又有一批楼盘“破发”成风。再有就是“再低就不可能了”的低胸卖楼女广告营销,以及最近流行的“房价没有跳水,只是在做俯卧撑”……雅居乐、万科、深振业等房地产企业都选择了“卖地,卖股份”措施,小企业更面临“贱卖,被收购”的绝境。
从2016年楼盘开局情况来看,成交量依然在下滑,市场信心受挫,国家金融政策融资渠道没有丝毫放松迹象,出货成为摆在开发商面前绕不开的一个难题。事实上,“促进房价合理回归”跟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11月6日明确讲的“中国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的政策,调节后的房价将使民众能够接受”是一脉相承的。这些都增加了出货的难度。
更让开发商“受伤”的事情还不只这些。一是部分准业主对开发商让利并不领情,认为开发商再怎么降价,都是有钱赚的,特价也只是他们用诱人的糖果玩骗人的把戏;另一部分压力来自老业主,那些降价太猛的开发商,先后尝到了老业主群情汹涌地要求集体性补偿或者团体退房的滋味——怎一个“惨”字了得!
市场还在僵持着,开发商认为当前房价已降到“地板价”,买家却认为还会有“地下室”价。这种博弈心理进一步加重了市场观望情绪,也让开发商的手头更紧,日子更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