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穷”的是老板,每一分钱都投入运转,永远都缺钱。现在,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就是缺钱”。没有一个行业像中国的房地产行业这样热衷于谈企业的融资问题,房地产行业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衷于谈这个话题。
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主要源自政策调控、银行贷款困难和销售低迷。专业人士表示,信贷紧缩、成交量持续低迷使得房企正在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这种影响不仅会体现在当下,或许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都将持续,诸多难题将令房地产企业融资更加艰难。
2012年3月1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说,“我们调控的决心坚定而不动摇”,“一些地方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立即引发了当天股市的“大地震”,导致房地产板块股票“大崩盘”。
在银行借款难、上市融资难、销售回款慢等多种压力下,很多开发商遭遇了融资的寒冬。为了找钱,四处借贷,接受私募高达50%~60%利息的“吃人”条件,也是一些中小房地产老板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2011年以来,国家接连6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2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信贷资源不断收缩,房地产企业从银行获取融资日渐困难。建设部政策研究室主任陈淮说:“预付款、银行贷款、自筹资金占到房地产业融资方式的70%以上,显然融资渠道还不够宽。加上央行的紧缩信号不断释放,房企发展面临着土地、资金的双重约束,能否具备强大的融资能力,已成为考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在融资方面,中小房地产企业一直处于劣势。中、农、工、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明确表示,发放房企开发贷款要考虑企业的资质。这意味着,融资渠道本来就有限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将面临贷款难的境遇。银行信贷紧缩直接造成了绝大部分开发商资金闲难。而在中国,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近70%的资金全部来自于银行。有开发商抱怨:“过去银行很主动地借钱给你,但现在你再怎么求他也借不到钱。”
不少开发商认为,对于大多数小老板而言,现在是根本不可能从银行借到钱的。国家严格控制银行放贷的额度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银行对当前的房地产行业并不看好,他们要把市场风险控制到最低。因此,企业的品牌、管理水平、还款能力、授信额度、还款期限等,都比以前要求得更加严格。
据了解,目前房企开发贷款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性质的流动性资金贷款,几乎已被卡死;另一类是有特定项目的开发贷款,就是公众所理解的开发贷款。这类贷款银行还在发放,但在对企业自有资金比例、项目可行性研究以及贷后资金实际使用等方面的审查上更加严格,尤其是贷后资金实际使用方面,银行会聘请施工监理单位,根据项目工程进度核发贷款,保证专款专用。
借贷难的另一个方面是利率高。有银行界人士表示,被评定为总行级重点客户的房地产企业,虽然贷款资金能够保证,但是资金成本一般也会增加,“今年能以基准利率拿到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企业是微乎其微的”。因此,与贷不到款的房地产企业的窘境相比,能贷到款的房地产企业也并非只有轻松的喜悦,因为贷款的成本大幅攀升。
深圳某开发商高层喟叹道,“现在到银行贷款,就算是很优秀的大企业,也不能以基准利率贷到款,一般利息都会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再上浮10%~30%,更有甚者上浮50%,还不一定能贷得到”。也有开发商说现在并不希望借太多的款,市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好,回款速度一慢,开发商赚的利润都会被高额的借款利息吃掉了。尽管如此,开发商们还是在拼命争取银行贷款。他们采用各种方式,推广项目的活动层出不穷,什么项目投资推广会、银行合作单位联谊会、项目前景分析会,都是为专门请银行人士而定制的,收效却甚微。据某银行信贷部经理表示,上半年,他们行关于开发商的借款,几乎没有审批通过的。
除了银行,其他融资渠道利息更是高得令人咋舌,可以说目前房企融资成本基本达到了历史最高值。通过高利贷融资成本高达30%~40%,大部分中型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在35%左右,小型房地产企业则更高。东莞一家钱庄的操盘手最近又多了一个身份,成为一家民间房地产基金的合伙人,主要业务就是为房地产企业融资。“现在找我们的地产项目太多了,长期融资、短期过桥,各种需求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