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商业领域,一个好的概念通常涵盖了产品特性、创意、经营范围、运营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内涵。概念造得漂亮,可以让外界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企业的经营要点,减少企业与客户沟通交流的时问,同时为企业品牌塑造提供助力。
例如说,只用“低碳经济”一词,就可以概括“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发展资源回收经济、追求绿色GDP的经济模式”这样一连串的意思,而且比大段的语句解说更容易让人记忆,也更容易传播。
或许正是因为好的概念具有快速打动人心的力量,许多企业在为己的产品或经营方式寻找一个漂亮概念方面不得不绞尽脑汁,而许多投资者也对漂亮的概念情有独钟,这也促使企业更加注重概念打造。
正所谓物极必反,2000年之初,由美国而起、随即快速蔓延全球的网络泡沫的破灭,很大原因是由于过度追求概念导致的恶果,这场经济灾难用成百上千企业的破产和无数投资者的巨额损失,为概念经济创造了一个活生生的典型例证,值得企业经营者乃至普通投资者警醒。
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像和Beenz.com和Flooz.com这样的“概念公司”不在少数 在那段时间 ,不要说已经推出了比较成型的经营模式的公司,如管 理案例:两家虚拟货币公司的倒闭中两个公司的“虚拟货币业务”,就连那些仅仅是在公司名字后面加上个dot或com的单词的企业,其股票也能在金融市场上大发利市。
美国金融学家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在2000年写作了《非理性繁荣》一书,他在书中用“正回馈循环”来总结了网络泡沫特征:只要一组与网络相关的股票开始上涨,泡沫就开始形成。
上涨消息刺激更多的投资者购买股票,引来更多的电视和新闻报导,进而又刺激更多的人购买股票,于是便为早先的网络股票持有者创造了丰厚的利润。在先期进入的投资者们轻而易举赚到大钱的实例引诱之下,又会引发股票的进一步上涨,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后来,更多容易上当受骗的投资者们购买了先前投资者手中的股票,最终,当泡沫破裂,来不及找到下家的投资者成为“最后的傻瓜”, “博弈游戏”也就走到了尽头。
诚然,信息革命为全球带来了一场巨大的革命,它不单改变了工商业的交易方式,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人们相信,与网络有关的企业都具有无限的利润潜能。只不过,现实的状况却是,网络公司们一边消耗着用美丽概念从投资者那里换取的巨额资金,一边不断亏损。未来再美好,也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而对企业来说,没有什么比真实的利润更现实的了。
企业如果不能提供获利,再好的概念也是水中月镜中花,市面的增值只能是短期的、虚假的繁荣。正如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AIall Greenspan)所说:“如果一个公司的‘增加值’大多数来自概念而不是有形资产,那它从一开始就是脆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