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领导占据在专业的位置上,但是却是一个外行,他们把握不住自己事业的本质,将自己的精力放在人际之术上,当然,作为组织的管理者,有必要懂得人际中的一些谋略,但是这不是CEO的行为。企业CEO之所以成为CEO,他一定会有自己的事业,并且会有自己的事业方法论。
事业方法论有什么用?
事业方法论是优秀企业CEO“无中生有”的力量。这就是CEO的“道”。即使在做简单的事情,他也会寻找其中本源。下围棋会有围棋的道,喝茶会有茶道,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需要背后的理论支撑,否则事业做起来就会显得无趣。
“无中生有”的商业之道具有指导员工思考的力量,CEO是善于做全局思考的人,他总是注意和企业事业相关的每一个方面。他们往往是商业模式的设计者,能够站在趋势的前面。传统的领导总想着在管理上寻求突破,而企业CEO总想重新设计商业模式,重新设定一种独特的赚钱方式。
台湾著名的领导者杂志《远见》说:“创业家最大的本领,就在于无中生有。”这也就说明了那些企业CEO顺应宏观趋势做了前瞻性的思考。企业CEO须是一个从宏观角度思考问题的人,也可以称之为全局思考者、直觉型人、愿景型人等。CEO有能力运筹帷幄、分析趋势、从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后天不断努力自我训练的结果。
根据美国人类思维研究学者罗万·贝恩教授的说法,人类中约有25%的人是全局思考者,其他的75%都是“局部思考者”,喜欢花费时间来琢磨生活中的细节,并且对“全局思考者”感到完全不能理解。在相关的人格测试中,全局思考者被归为“直觉倾向者”一类,严重依赖推测,而局部思考者被归为“感受倾向者”。罗万·贝恩教授说:“直觉倾向者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会概括性地思考问题,而感受倾向者的根本特征是专注于细节。”
“无中生有”是一个过程,将企业从一个构思变成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长期卓越的经营实践。全局思考者擅长冒险行动以及引导他人进行创新,局部思考者的长处在于将构想变成现实。局部思考者们保卫了我们的安全、生产了我们的食品、建造了我们的房屋,并且确保了电脑、电视以及其他日常必需品正常运转。所以企业执行层面的人才必不可少,CEO只有和执行者在一起才能够产生价值。
事实上,企业不会自然而然地成功,尤其是在今天全球一体化的超级竞争的市场现实之下。人们近年来一直在争论,细节决定成败还是战略决定成败,笔者认为只有战略正确,其后的执行和实践才有最大的商业价值;细节当然很重要,但是战略和细节如何通过管理流程实现衔接,这就是考验企业CEO的智慧的关键环节。在做事方法论的基础上,企业CEO要着手搭建企业整体管理的全局观。也只有具备了这种涵括企业整个系统的全局观,才是组织认识能力的完整体现。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举“三个石匠”的例子,说明哪一种人是真正的CEO人才。三个石匠被问到他们所作何事?第一个石匠回答说:“我正在为了工资赚钱。”第二个石匠一边敲打石块一边说:“我正在做全国最好的琢石工作。”第三个石匠眼中充满理想的光芒,说:“我正在建造一座伟大的教堂。”这三个石匠看问题的方式决定了他们视野的不同,这种不同在一定的时间内,会将CEO和执行者区分开来。只有从全局思考的人才能成为领导者。
罗万·贝恩教授说:“全局思考者很可能疯言疯语,具有令人瞠目结舌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是很有价值的,但是他们也可能显得很奇怪。”
很多企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想挖一个人才来解决企业的问题,问题是企业一般很难将企业CEO挖过来,因为很多人才均是执行者,他们不是“无中生有”的CEO。他们不能带领企业走出新路的原因在于执行的过程里需要不停地就细节问题进行决策,当事人无法完全站在领导人的高度来系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