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刺猬冬天的生活习惯,生物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将几十只刺猬放在室外的空地上,当这些刺猬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他们不得不相互拥抱取暖。但相互靠拢之后,身上的长刺又让彼此疼痛得难以忍受,于是他们只能逐渐分开。
没过多久,由于寒冷的缘故,他们只能再一次靠在一起。经过多次的摸索,他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距离,温暖地拥抱在一起。
这便是著名的“刺猬法则”,也叫做“距离定律”。引申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同样适用,距离太远会让彼此产生疏远感,距离太近又会容易看到他人的缺点,破坏曾经的美好印象,甚至还会彼此伤害。
一位心理学家还曾做过一项有关心理距离的实验。
在一个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走进去拿椅子坐在了他或她的旁边。读者并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经过约80人次的实验,研究者发现:很多人对突然坐在自己身边的陌生人感觉到很不舒服、很压抑,几分钟后便选择离开而坐到了离心理学家更远的位置。
这一结果证明的是,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读者能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因为这让自己产生了被威胁感——一种个人空间被侵犯的感觉。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心理空间,并且在这个空间距离内,才会感到安全。
可见,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孤立的心理空间内,在这个私密的空间里不允许任何人的“入侵”,包括亲密的人。当这个自我空间受到他人侵犯的时候,人往往就会觉得惶恐不安,甚至愤怒起来。
职场中也如此,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任何侵犯他人私密空间的人,往往就会受到仇视、厌恶,而因此失去了人心。
但是,在职场中有些人却认为与他人的关系比较好,就可以将自己的私人空间开放给他人或者想方设法开启他人的私人空间。比如有些人会到处去探究同事或者上司的隐私,以满足猎奇心理。其实这无异于在职业生涯中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李娜和丁小菲是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又因为机缘巧合在一起合租。一次,丁小菲由于工作上的意见不合和部门经理吵了起来,下班后,她很不开心。这样的情绪被细心的李娜察觉到了,回到家后,就关心地询问她是否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有没有可以帮助的。
面对李娜的关心,丁小菲一点也不想隐瞒,于是就如实将白天的事情告诉了她,情绪高涨之下还将憋在心中很久的话一股脑说了出来。说经理没有领导能力,不体谅员工,又说到办公室的人这个不好,那个小气的,一发不可收拾。李娜一个劲地点头称是,却一句多余的话也没说。
第二天,在公司的例会上,经理十分生气地不点名批评:有些员工在背后谈论上司,随便议论同事,并且还在背后发牢骚。如果不想好好干,立马给我卷铺盖走人。
没过多久,李娜就得到了升迁。后来,直到李娜说漏了嘴,丁小菲才知道,原来正是这个掏心挖肺的亲姐妹出卖了自己。
丁小菲觉得自己与李娜的关系足够亲密,于是将自己对领导、对同事的不满全都告诉了她。而面对升迁的诱惑,李娜却将这份感情作为垫脚石投入在职场中,而丁小菲也被自己的亲姐妹葬送了前途。
实际上,造成丁小菲前途失意的原因是她自己没有恰当地处理与同事之间的距离。倘若不是她亲手奉上消息,又岂能落到如此悲惨的下场?
职场是个特殊的环境,因为存在着更多的竞争,这就使得太远的距离会被他人觉得自傲清高,失去众多支持。太近的距离则更容易受到利益的诱惑,最终成为换取个人利益的牺牲品。
因此,基于刺猬法则,每一个职场中的人都该用恰当的距离与他人交往,以获取最佳的职场人际关系,实现“天时、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