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角下,年轻人多了一份创业梦。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日渐开放,创业者又多了一份资本梦。这年头,名片上写个“XXX公司总经理”已不是什么牛事,但名片上多一行股票代码就不一样了。“哟,哥们,公司上市了”,甭管是上了A股还是新三板,哪怕是在地方性股交所挂个牌,也成了大伙儿眼中高逼格的企业。
多数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都渴望与资本市场“缔结良缘”,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然而,并不是每一个资本梦都有童话般的结局,多少企业在挺进资本的路上折戟沉沙。以新三板市场为例,虽说门槛儿低、硬性条件少,但仍有不少企业被拒门外。大路走不通,只得另辟蹊径:借壳上市,同样能和资本来场热恋!笔者将在下文中详解,新三板借壳的背后逻辑,这个游戏到底该怎么玩?
借壳这么贵,哪些企业不得不下大血本?
借壳可不是个小事,能玩得开的多是土豪。虽说新三板的壳资源不及A股的值钱,但目前市场价已从早期的500万升至2000万,部分优质壳资源价格高达3000万。而正常新三板挂牌费用约在150万~200万,加上地方政府的补贴,企业的挂牌成本维持在100万左右。这与借壳相比,是数十倍的差距。为什么企业要下这么大的血本呢?
新三板市场虽开放,但也是有规矩的地方。比如,待挂牌企业需审核该企业两个完整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即企业至少要有两年的存续期。财务虽没有硬要求,可基本的合规条件要满足,如,纳税记录要与企业实际利润相符。笔者最近接触了一家设备制造企业,老板原本正乐呵呵地打着新三板的算盘。中介机构一调查,发现该企业偷税严重,补税至少要补800万,老板直接哭晕。
有类似情况的企业很多,“拦路虎”并非从天而降,多与企业内外部环境息息相关。既然大路走不通,只能“借壳”弯道超越,花大血本赴资本的饕餮大餐。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类企业要提前做好“充血预算”:
- 矿产、煤炭、餐饮等传统产业。这几类产业的共同特点是:财务混乱,交一份像样的财务报表很难。这与他们长久以来形成的经营习惯有关,比如购买、支付缺少相应的发票单据,偷税漏税。即使一年下来收成不错,也无法在财务报表中“如实”显示。
- 小型家族企业、小作坊企业。这类企业早期的创业团队多为父子、夫妻或其他亲属,起家的时候可能就是一个小门店。妻子可能身兼数职,一会儿是财务总监,一会儿又是车间主任,一会儿又能做公关经理。内部管理体制混乱、职责不明确。妻子管账虽好,但只懂每天数数挣了多少钱,这财务报表也是头疼的事儿。
- 私募基金、小贷公司等类金融企业。去年年末,监管部门紧急叫停类金融企业挂牌新三板,并限制已挂牌的类金融企业融资。近日,监管部门正式回应,将明确该类企业的挂牌规则。笔者观察到,过去这类企业多是以借壳形式,曲线进入新三板市场,未来即使明确了规则,也不会有太“宽容”的路径,借壳恐怕是常态。
- 发展势头较好的互联网、高科技产业以及回归的中概股。站在互联网、产业革命的风口,后起之秀异军突起,发展速度非常快,同时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新三板当然喜欢这样的企业了。但很多企业不满足两年的存续期,又有较大的融资压力,只好找个三板“壳子”装进去,先保证能活下来!
壳资源怎么选?基础层或将成为新三板壳资源主战场
有了“借壳”的想法,势必要开始“选壳”,瞅瞅到底哪款更适合!“选壳”可不是挑个东西那么简单,要综合考虑多重因素。传统的借壳手法,一般要选择市值小、盈利能力差,负债比例低、股权相对简单的企业。
为什么这么选呢?这每一条都有着相应的逻辑:市值小,借壳收购的成本较低;盈利能力差,壳企业的出售意愿或转型意愿较强,谈起来容易一拍即合;负债少,能够降低了未来的偿还成本;股权简单,便于借壳企业控制权的变更。新三板的壳资源还多了一些新要求,比如,壳企业至少已挂牌一年以上,便于借壳企业实现股票流通性,缓解融资压力。
至于怎么购买,可以100%股权收购,不过价格一般较高,目前不低于2000万。也有壳企业比较看好借壳方的资产,要求保留一小部分股权,并相应地降低壳价格,1500万上下浮动的居多。这样壳企业的股东既可以卖壳套现,又可以享受未来新资产的收益,一举两得。
笔者认为,随着新三板分层制度落地,大量资金涌入创新层,基础层的流动性会进一步萎缩,融资能力下降。这样一来,基础层将会汇集各种类型的壳资源,壳价格会有所下降。基础层的企业在经营无路、盈利能力不足的窘态下,也会积极寻找买家保壳。笔者相信,未来这将成为并购的主战场。
借壳关键在于操作,如何改头换面呢?
上文说了,哪些企业需要壳资源?壳资源怎么选?这些前提和准备工作做好后,要直奔借壳操作的主题上了。可到底该如何把一个挂牌企业掏空,装上标的企业的资产,这才是借壳重组的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新三板的借壳操作手法主要围绕着两种模式——股权收购模式和定向增发模式,以此为基础延伸多种并购重组的方法。
股权收购模式,主要是通过“现金+股权”或现金的方式收购壳企业的股权,进而获得壳企业的控股权,再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购入标的资产,并在这个过程中将原有资产剥离出去,这是资本市场惯用的借壳手法。
以广东欧美城借壳鼎讯互动为例,2014年~2015年期间,鼎讯互动前股东先后多次向收购人吴晓翔转让股权。2015年2月,吴晓翔持有鼎讯互动5,040,000股,持股比例50.40%,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2015年4月28日鼎讯互动增发股份合计200,000,000股,购买振业集团、李蓬龙及肖娜霞合计持有的广东欧美城100%股权。新增股本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95.24%,借壳操作基本完成。
这是比较典型的股权收购的借壳手法,股权转让可以看做是买壳的过程。多次易主的南孚电池也是靠这种方式挤进新三板,2015年9月亚锦科技以每股1元的价格向大丰电器(南孚电池大股东)发行26.4亿元的股份,购买南孚6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亚锦科技原控制人彭利安仅持有0.10%股份,大丰电器则持有99.81%股份。
定向增发模式,这是略带投机取巧的借壳方式,主要是通过参与壳企业定增的方式,注入资金,逐步获取公司的控股权,绕开重大资产重组的复杂流程。待获得控股权后,再定增购入标的资产,与股权收购后续流程相似。
英雄互娱是以定增增资的方式,取代了新三板挂牌企业塞尔瑟斯。据塞尔瑟斯此前公告显示,天津迪诺投资公司以现金方式先后多次参与塞尔瑟斯的定向增发,合计股份48095831万股,并成为塞尔瑟斯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而迪诺投资的实际控制人应书岭正是英雄互娱的创始人。后面的过程就很简单了,先向股转公司上报增资材料及收购报告书;然后,股转公司出具了增资确认函,认可此次并购行为;再去工商局完成变更即可。
新三板市场并不鼓励借壳操作,最近又对存续期不足两年的企业提出借壳限制。而定向增发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偷梁换柱,并分批次装入业务资产,以实现变更实际控制人。但主营业务在短期内不发生重大变化,规避了监管部门各种批复程序。近年来,A股市场也广泛采用此种借壳模式。
新三板借壳阴谋论,小心你被忽悠了!
借壳是个技术活儿,不是有钱就能玩的!虽然借壳主要涉及新三板挂牌企业,但对于草根企业家们,有几个能搞懂资本的游戏,这自然要仰仗中介机构——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及其他相关公司。
在企业家的眼里,企业如同自己的孩子,靠着一点一滴的付出,逐步抚养长大,并入选新三板市场。但在中介机构的眼里,只不过是一个商品而已。因此,在对接借壳业务时,他们更看重如何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不少中介机构凭借在资本市场的信息优势、专业优势,一边说服流动性不佳的新三板企业,“你们企业经营能力不足,股票也卖不出去,融不到钱,企业无法扩大经营规模,不如引入新资产,用壳子套现”,企业老板还以为中介机构为自己的未来操了不少心啊,真是尽职尽责。另一边又和试图借壳的企业沟通,“你们企业合规性太差,股转系统不会通过的。还是通过借壳的方式,虽然成本高了些,但绝对能满足你们的融资需求。壳子已经谈得差不多了,不过要操办、协调的事情太多,居间费不能少给了”。中介机构一边鼓吹,一边撮合,两边的企业都感激涕零,殊不知这些中介早就打好如意算盘了。
目前,壳资源大多集中于券商手中,部分券商是壳企业的做市商,手里有大把卖不出去的股票,被套已久。而通过炒壳卖壳、撮合壳交易,可以解套变现,还能赚不少中间费,何乐而不为呢!苦的是企业,本来还有可能盘活,莫名其妙的易主了;本来不用这么大血本,非要穿别人的“鞋”,未来的流动性也不好说。
除了这些没品质的中介机构,还真有以卖壳为挂牌目的的企业。笔者从业内了解到,部分代码以“8”开头的壳企业,挂牌之前已和券商等中介机构串通好,一拿到股票代码,还没做股份登记,就开始委托券商抓紧把自己“卖”了。这类企业的掌门人绝非草根创业者或本分的实业家,投机情怀很浓重。他们盯准了这块暴利市场,突击性地打包了一部分资产或从原有资产中分拆出一块,打点好各个中介机构,快速登陆新三板市场,等待借壳者“上钩”。
借壳弯道超越,共赢才是最佳结局
不管是善意的借壳,还是恶意的套现圈钱,借壳终究离不开利益交叉。
笔者认为,其核心在于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壳方股东、借壳股东以及双方背后的投资机构。大家都在盘算自己的成本、收益、变现速度等,如何促使各方利益达成一致,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
借壳同样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像南孚电池的背靠着土财主鼎晖投资,又遇上壳公司急于退出的原始股东,一拍结合,这绝对是命好!笔者认为,投机取巧的借壳行为迟早会被清理掉,共赢才是资本市场的主旋律。南孚的壳企业亚锦科技,借壳前公司净资产不足500万、收入不到120万,亏损30多万,公司市值最低时1150万元。南孚电池入驻后,市值一度升至上百亿。鼎晖投资赚翻了,亚锦科技的老股东们也赚得盆满钵满。壳方、借壳方以及背后的资本推手是借壳行为的利益相关者,实现各方利益平衡是共赢的关键。
新三板毕竟还是一个年轻的市场,在监管方式、配套措施上仍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目前,全国股转系统针对借壳行为采用双重审核的方式,对变更后企业的主营业务、财务、股权等着重关注。部分借壳企业很聪明,将借壳行为分拆成两个或多个时间点,以减少监管部门的注意,但新三板的借壳行为采用的是备案制,说不定某一天会被揪出来重审。所以,合规合法是借壳双方必须秉承的理念!
“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进不了新三板的的正门,从小门进去也不错,做好相关的信息披露、合规合法,市场自然会认可你!创业者离资本市场并不远,借壳弯道超越,同样能和资本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热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