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产品可以引导消费者,可以创造市场神话。苹果最初的成功就是这种神话的产物,神话会让人产生幻觉,以为凭自己的力量可以改变市场,或者,干脆改变世界。苹果的失败(见“当年,“技术引领市场”的观念如何让乔布斯遭到苹果公司驱逐?”)也正是这种幻觉的结果。
具有这种幻觉的人并不是不重视市场,毕竟,他们还是要通过市场,经过消费者的认可才能获得利益。只不过,他们重视的往往是自己想象中的市场,与实际的市场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却并非真正的市场。
苹果也曾对市场进行过分析,特别是在面临IBM的直接威胁的时候,而他们当时得出的结沦是消费者需要的是操作简便的电脑,因此他们在此后的产品开发中最注重的是让没有专业知识的人也能操作,广告推广也直接针对了IBM操作复杂的弱点。不能说这样的分析是错误的,这个问题只是市场需求的一部分,苹果过于自信于技术上的优势,忽略了两个重要的问题: 一是消费者同然喜欢先进的电子产品,但未必都愿意花费超出自己承受力的巨资来拥有它;二是市场的竞争环境在变化,同类产品不断增多,单是技术强还不够,兼容性、交互性也是消费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即使某些产品能因其炫目的因素得到一时青睐,但总体销售不佳是很自然的,因为消费者很快会发现它们并不符合自己的实际需求。
乔布斯一度离开苹果,但他的技术领先理念仍深深影响着苹果公司,同类的问题在1990年代仍重复发生过,苹果常常在凭一些新产品夺回一些市场之后,又由于另一些新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太差而陷入谷底,这似乎并没有让苹果吸取教训,公司的决策层仍然喜欢按自己的技术优势来规划他们理想中的市场蓝图,而不是像许多企业所做的那样,先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再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状况,再反过来要求技术部门设计适应性的产品。
1997年,乔布斯重返苹果,这似乎意味着苹果的决策层已放弃了改变经营市场方式的努力,技术决定市场地位的观念更加根深蒂固,在不断重演历史中艰难前行成了苹果的宿命。
时至今日,苹果仍然是技术主导型的公司——先开发出产品,再用广告攻势大力推广,再根据市场销售状况决定是不是要继续生产这款产品,不能不说,这是近乎于赌博的销售方式,赌一把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追捧热度能否高到再创造市场神话。
因此,即使苹果在新世纪里凭着iPod、iPhone的成功再一次摆脱困境时,仍然有经济学家并不看好苹果公司的未来,不管怎么说,无论技术多么优秀,蒙着眼睛看市场的企业,仍是随时行走在悬崖的边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