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版—完整版型免费经济是将同样的产品分成几个不同的版本,然后免费发放评测版,再从完整版上创造收益的方式。在这里,评测版在功能、使用期限、服务等方面都有局限性,而完整版却没有任何限制。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给无数个不特定的用户发放评测版,供他们体验产品,然后将完整版按正常价格或高价卖给其中购买意愿强烈的用户来创造收益的模式。
共享软件、网络下载、化妆品试用品都属于这一类型
这种盈利模式已经运用在很多产业领域中。共享软件虽然是免费的,但是在功能和使用期限方面都有限制。这就是让人们先试用,如果觉得好,就正式购买没有限制的完整版。网络游戏的测试版也同样如此。虽然有时间限制和一些漏洞,但是免费的。商家在正式上市之前为了提高口碑或改善服务而允许玩家免费使用。
互联网内容的下载服务也利用了变异的评测版一完整版型盈利模式。即,很多情况下低速下载是免费的,而高速下载则需要付费。低速下载一部电影需要花费4~5个小时,而利用付费高速下载服务就只花10~20分钟。化妆品试用品和赠品也一样。试用品的量比正品少很多。因此,先通过试用查看颜色是否适合、有没有皮肤过敏、是否适合自己等,然后如果满意就可以购买正式的产品。
随着最近出现越来越多的精打细算、仔细询问再购买的消费者,评测版完整版形式的盈利模式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市场趋势分析机构“趋势观察”把那些不根据间接信息,而是亲自试用产品或体验服务之后决定购买的消费者称为体验消费者。在信息化、经验商品(experience good)时代,体验消费者的趋势会更加明显。迎合这样的消费趋势变化,将来会更加多样化地运用评测版 完整版形式的免费经济。
创造收益的秘密就是极端的价格差异
评测版—完整版型免费经济是营销学上所说的版本化,即商品等级化的极端形态。版本化是根据顾客的个别需求或价格敏感度来供应不同的产品,从而使价格达到差别化的模式。评测版一完整版型则更前进了一步。
也就是说。对于没有购买意愿的多数潜在客户免费提供评测版。在使用到一定程度之后,可能会产生想要购买完整版的念头。对于产生购买需求的客户,会用昂贵的增值价格提供完整版,以此来创造收益。鉴于这个方面,克里斯·安德森把评测版一完整版的形态称作免费增值方式。也就是强调了通过免费(free)发放来诱导出增值(premium)的一点。
作为一个例子,我们来查看一下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SPSS的评测版虽然是免费的,但是存在30天的时间限制。况且,一个人只能使用一次评测版。那么正式版本的价格是多少呢?令人咋舌地逼近l千万韩元。那么,像SPSS这样可以实行极端的价格差别化的原因是什么?
正是因为产生了套住消费者的效果。一旦熟悉一个软件,就不容易换掉。例如。使用Hancom公司Hangul 2007软件制作文件的人不容易适应微软公司的Word 2007软件。像SPSS这样的专业的统计软件更是如此。因此,在学生时期使用过免费评测版的人们进入公司之后在进行专业研究时还会再来使用SPSS。也就是以这些人群为对象制定了高额的价格。
网上数据库(database,以下简称DB)也一样。DB公司针对金融公司、一般企业、投资者、学生等制定出各种版本,收取不同的价格。在这里,针对学生的版本就是评测版。虽然能接触的资料数量较少,但是会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提供给大学。如果在学生时用学生版本写过报告或论文。在工作之后制作报告的时候也自然而然地再使用DB,还有可能建议公司购买价格高的完整版的DB。
通过市场的分割和联结也能创造收益
原来评测版—完整版型免费经济是把评测版发给无数个不特定的消费者供体验产品,再给其中购买意愿强烈的消费者按正常价格或高价销售完整版。以此来创造收益的模式。另外,在评测版—完整版型免费经济中可以采用把整个市场分成评测版市场和完整版市场,分别攻克的模式。也就是说,通过发放免费的评测版来获得没有付费意愿的多数普通用户。再以此为基础用昂贵的价格销售完整版给那些把普通用户作为客户的企业。例如,在软件产业Adobe公司把评测版一完整版的应用盈利模式运用到Acrobat软件上,独霸电子文本市场。
1993年,Acrobat是以每位用户收50美元的收费软件开始的。但是,微软一推出类似的电子文本软件,就进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微软掌握着运行系统和文字处理市场,而当时只是中小企业的Adobe取胜的机会非常渺茫。
这时,Adobe想出了非常奇特的战略,也就是另外制作出只能读取不能编辑“Acorobat reader”,免费发放到市场。这个战略就是通过免费发放阅读专用软件的Acorobat reader来迅速建立用户基础,同时通过收费销售可以排版、编辑文本的完整版软件来创造收益。
事实上,这个战略非常奏效。从1994年开始免费投放到市场的Acrobat reader迅速得到了关注,到1997年使用数量达到了2 000万份。随着用户基础的扩大,Acrobat逐渐在电子文本市场上占据了名副其实的标准制定者的地位。于是,完整版Acorobat的销量也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急剧增加。1997年Acrobat的销售额只有4 700万美元,而在1999年创下了1.3亿美元的纪录。2003年的销售额还达到4.4亿美元,仅在6年间增加到了近10倍。通过这种方式,Adobe从1997年至2006年的lo年间赚取的收益达到了34亿美元。
这种通过市场分割型评测版—完整版模式来创造收益的原理与最近在经济学界备受瞩目的双边市场理论是联系在一起的。双边市场理论是同时考虑相互分离却紧密相关的两个市场来解释经济现象的分析框架。
在软件产业中,普通用户市场和企业客户市场的特点完全不同。普通用户的价格弹性很大,如果软件的价格贵,就不会一定要买。因为很容易找到更加低廉的类似软件和替代软件。但如果是免费,自然就会有很多人愿意使用。
相反,企业客户市场的价格弹力性不是很大。因为他们更加重视性能,而不是价格。对于性能优秀、得到市场认可的软件,即使再贵也会买。因此,普通用户和企业客户市场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分别不同的形状。
这时,企业客户很保守,强烈倾向于选择普及得多、经过验证的软件。最终,只要在市场内的认知度高、普通用户多,即使价格贵,企业客户付费购买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也就是说,受普通用户需求增加的影响,企业客户市场的需求曲线本身就会向右移动。
那么,评测版—完整版型免费经济战略是如何创造收益的呢?用曲线图来解释,如果在价格弹性高的普通用户市场把软件的价格从收费大幅降到免费(原来的价格→新的价格=0),需求自然就会快速增加(原来的需求→新的需求)。这时,软件企业在普通用户市场因放弃原来的销售额蒙受方形A大小的损失。
但是由于普通消费者需求的急剧增加,在企业客户市场需求曲线本身会向右移动。特别是,即使提高完整版的收费价格(原来的价格一新的价格),企业客户的需求也会继续增加(原来的需求一新的需求)。因此,原来只有方形B大小的企业市场销售规模会扩大到方形C大小。也就是说,当免费发放普及版时,尽管在普通消费者市场多少会受到损失,在企业客户市场却能获得比这些损失多得多的销售额。
什么是评测版—完整版型免费经济的克星
在很多情况下,评测版只是有一定的限制,与完整版没有太大的差别。大部分软件公司都会先做好完整版产品,再通过特意降低一些功能或性能的额外工作,即所谓的降级工作来制作评测版。问题是,由于评测版的母体是完整版,有可能会破坏企业的盈利模式和价格战略。
软件公司最大的敌人是骇客。他们会攻击限制版,做出解开功能限制的破解版。利用评测版战略的软件公司失败的原因正是因为这种破解版。用过评测版的人们大部分都不买付费的完整版,而是在黑暗的世界寻找破解版。因此,会出现完整版的销售额比预期少很多的现象。
因此,最近出现了软件企业导入新的软件运营(SaaS)方式的趋势。也就是从服务的角度销售软件,而不是产品。要想使用软件,就得链接到软件企业的服务器上,因此能够有效防止盗版软件的使用。当然,此时的收益流也会从通过软件CD或网上下载收费形式转换成长期的按使用量分批收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