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动形象的类比,能化复杂为简单,化艰深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使话说得口干舌燥,就是无法说服对方,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的观点。很明显,你说得话已经足够多了,你之所以不能说服人,不是因为你说得少或者说得不好,而是因为你说得不够生动,不足以打动人。
天国就像酵母,人们把它放到面粉里,它就会全部发酵完毕……
天国就像寻找珍珠的商人……
天国就像撒入大海中的网……
大多数人可能对“天国”并不熟悉,而酵母、商人、网则是为大家所熟悉的东西。正是运用了这些精彩而贴切的比喻,才帮助人们更容易理解说话者的意思。
比喻就是根据两类对象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而推出它们可能有其他相同或相似属性的逻辑方法;这样得出的结论是或然性的,但它是根据事物的某种相同点,用已知的事物说明未知的事物,所以能起到启发联想和触类旁通的作用。
当知道新任总统只是来自南部的一个“乡巴佬”时,反对林肯的人对他贫穷的家庭环境和不太美观的长相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甚至有一次,一个反对者当着林肯的面在公共场合大声叫嚷:“你这个穷小子,干脆滚回老家去。”
无论对方怎么说,林肯都毫不动怒,镇定自若地继续自己的演讲。演讲结束后,助手问林肯为什么不生气,林肯平静地说:“在我看来,那个人只是一只叫嚣的疯狗。作为人,被狗咬了,难道还要反咬回去吗?”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为了某些事或某一个观点,我们难免与人辩论。这时,如果你运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一定能收到比滔滔不绝的说教更好的效果。比喻,不仅能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而且能增强说理辩论的形象性、逻辑性和说服力,同时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
俄国著名作家赫尔岑有一次应朋友之邀去参加一场音乐会。可是,音乐会的节目刚开始演出不久,赫尔岑就表现得非常厌恶,并用双手捂着耳朵打起瞌睡来。
女主人对赫尔岑的举动感到十分惊讶,于是推了推赫尔岑,问道:“先生,你不喜欢音乐吗?”
“不,但是我实在不知道这种低俗轻佻的音乐有什么好听的。”赫尔岑摇了摇头,指着演奏的地方说。
女主人忍不住大声惊叫:“你说什么?要知道,这里演奏的可都是流行的乐曲呢!”“可是,难道流行的乐曲就一定很高尚吗?”赫尔岑从容地反问道。
女主人对赫尔岑的话甚为反感,极其不悦地说道:“不高尚的东西怎么可能流行呢?”
“我知道了,也就是说,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说完,赫尔岑就向女主人告别了。
如果不是用这个简单易懂的比喻,赫尔岑恐怕要费大量的唇舌来向女主人解释自己对所谓的“流行乐曲”的蔑视了,而只用了三言两语,赫尔岑就将自己内心的反感彻底地表现出来了。
有一次,实验物理学家法拉第在大庭广众之下做电磁学的实验表演。实验刚结束,忽然有人站起来高声间法拉第:“这有什么用呢?”法拉第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请问,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呢?”
包括提问者在内,谁都是从婴儿长大的。对“婴儿有什么用”,这一反问是不用回答的。法拉第将处于实验阶段的地磁学理论,跟新生婴儿做类比,启人遐思,发人深省——使提问者自觉地去批判对科学实验的怀疑态度,同时也在自省中反思科学发展的未来。
很多时候,再多的话也抵不过一个恰当的比喻来得实用。用比喻来说明事理,不仅言简意赅,增强说服力,还能为自己的话语增加一些幽默的色彩,从而更好地达到说服的效果。
德国有一位女数学家叫艾米,诺德,虽然她已经获得了博士学位,却没有开课“资格”,因为她需要另外写一篇论文后,教授才会讨论能否授予她讲师的资格。
当时,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十分欣赏艾米的才能,他到处奔走,为她争取在哥廷根大学任讲师的资格。但是,他的这个要求在教授会上引起了争议。
一位教授说:“当我们的战士从战场回到课堂,发现自己竟然拜倒在女人脚下读书时,会有何感想呢?”希尔伯特站起来,坚定地批驳道:“先生们,候选人的性别绝不应成为反对她当讲师的理由。毕竟,这里是大学评议会,而不是澡堂子!”
在和他人交谈或者为了反驳对方的观点时,可以采用类比反驳的方法,因为其语言锋利而诙谐,能轻而易举地驳倒对方。
用比喻的方式讽刺对方,可以大大增强讽刺的力度,让问题更加尖锐,让对方措手不及。最重要的是,讽刺对方时借用一个比喻,不但能确证自己的命题,还能增加对方反驳的难度,因为对方除了要反驳你的论题外,还得设法反驳你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