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说话时的最后一句话总是会印象特别深刻,最后一句话往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能让你无懈可击的前期努力功亏一篑,也可能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
心理学家指出,每个人都会对谈话的最后一句话印象最深刻,因此,如果你在谈活快结束时,出现发人深省的句子,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有时候,同样的话语,顺序不一样,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比如,你在介绍一个人时,前面说了很多他的优点,却突然来了个“但是”,再说他的缺点,听者就会对这个人的缺点印象深刻,却在潜意识里将前面的优点忘记得一干二净。但如果你先介绍的是对方的缺点,然后才是对方的优点,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听者会对对方的优点记忆深刻,却忽略了他的缺点。
卡耐基年轻时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那时,刚刚大学毕业的卡耐基还在一家公司当推销员,他每天都必须乘车到南萨克斯州去推销。有一天,他来到车站,因为这里并不是他的业务区域,并且离开车时间还有两个多小时,便在车站附近来回踱步,还表情十足地朗诵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中的台词:
可以看见那短剑,锋芒朝向这里……你要我去握住它吗?……我没有办法,只能看见它,这把短剑……
当他在动人的剧情里陶醉不已时,一位巡逻的警察突然朝他走来,厉声呵斥他:“你的行动非常可疑,你该不是想劫持列车吧?”
卡耐基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附近列车上的一位女孩听见他念着“短剑,短剑……”,就觉得他是一个持有短剑等凶器的危险分子,于是报了警。
比如,如果你想激励一位经常迟到的员工,你一再警告他:“为了你自己的前途和饭碗着想,你不要再迟到了!”
不管你说多少遍,这句无关痛痒的话丝毫不能引起他的警惕,他还是照样迟到。
也许,你可以试着这样说:“如果你再继续迟到,我保证你一定会被开除、领不到年终奖……”
听到这里,他一定会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心里也会特别对“开除”等句子产生深刻的印象,进而产生恐惧,然后激发出动力,再也不会迟到了。
良好的第一印象会为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加分,第一印象固然重要,说服的最后一句话同样重要。众所周知,一个好的开始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但是一个好的结尾,一个令人意味深长的结尾同样重要。否则,第一印象再好,也抵不过一个失败的结尾。
同样一句话,只是语序不同,就可能影响沟通。在说话时,后面出现的词语或句子常常影响了传递信息的基调。比如,天气预报在报道天气时往往会说“某某地方会下雨”,而不是说“可能下雨的是某某地方”。这两句话听起来意思好像差不多,但实际上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前一句,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下雨”,根本不在乎是哪里,因此就会笼统地认为所有的地方都会下雨。
而听到后一句的人,会将注意力放在“某某地方”上,如果这个地方和自己所在的地方距离很远,那么就会无意识地将这个讯息归入“无用讯息”的行列,不自觉地删掉或遗忘。这就是语序不同带来的不同效果。
如果你想说服一个人,除了要尽力让你拥有完美的第一印象外,还要慎重对待你的最后一句话,因为最后一句话的好与坏、对与错,往往会直接影响说服的成与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