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商业模式总是大家争相学习的对象,20世纪90年代之后,关于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的研究与探讨更是盛极一时,尤其是经济学者、创业者和流行人十经常挂在嘴边的时髦词语,似乎不知道商业模式就落伍了二
但是,好模式并不必然带来好结果。就如IBM那样,以自己拿手的运营模式尚且不能打过自己的学生。还有近在眼前且影响更大的例子,1990年代网络业兴起之时,许多后来者追随前辈的步伐,以为靠建立一个网站、增加点击率、上市融资的新兴商业模式就可以发达致富,结果却是学艺未成身先亡,造就了后来网络股的大崩盘。
商业模式,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企业用什么手法赚到钱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是可以归纳出程序和公式。抽象成模型,供其他企业学习复制的。勿庸置疑,能够用来学习的模式必定有其成功的范例,而且这类范例通常还不止一两个。问题是,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模式的成功特征及其带来的利润,而忽略了其背后的必要条件、附加条件等影响力。
对于旧模式的拥有者来说,一不小心,模式就变成了盲目自信的原因——沿着这样的模式走下去,自然能省时省力地继续获利;而对于学习者来说,则变成了滋生惰性的温床——通过简单的复制式学习,毋需花费太多精力,就能取得与成功者一样的成就,这是多么美妙的前景啊!
这实在是很符合人类贪易畏难的本性。
殊不知,往往就在模式被归纳、被抽象的过程中,一些导致这些模式成功的战略布局、经济环境、技术力量、主导者能力等本质性或支持性的要素被有意无意地去除了。由于人们总是希望找到成功道路的捷径,减低自己的投入成本,模式的优势被下意识地夸大。
当然,好的商业模式自有其值得学习之处,而研究模式也并非没有好处,但需要了解的是:成也模式,是成在模式与战略和内外在条件的结合上,败也模式,是败在单纯依靠模式,而忽略了其他因素。
迷信优秀的商业模式,与迷信包治百病的万灵丹没什么两样,唯有困地制宜、因人制宜,才能取长补短,建立真正适合自己的企业和企业当前状态的成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