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Airbnb和优步(Uber)等平台类企业(platform business)的成功是如此非凡,因此,有关他们的讨论,通常会忽略多么困难才能打造这样的企业。我们每看到一个成功的平台,都还会有更多家艰苦奋斗或是根本就无法成功的平台。全球价值最高企业当中的苹果公司和Google,经营平台时都曾失败过,我们会在本文中说明。我们在研究这些成功与失败案例之后,找到了平台失败的六项主要因素,这些因素都归结到经理人误解了平台运作和竞争的方式。
平台企业把制造者和使用者连结在一起,进行有效率的价值交换。举例来说,优步把驾驶和乘客连结起来,就如同YouTube连结了影像制作者和观赏者一样。另外,他们也善加运用网路效应(network effect),这个效应是指平台上有愈多人参与,创造的价值就愈大。管理上的错误如果阻碍了价值交换或网路效应,就可能会摧毁平台。底下让我们来检视重要的错误。
1. 未能让「开放性」达到最适化
平台仰赖参与者所创造的价值,因此,审慎管理平台的「开放性」就变得很重要。开放性指的是消费者、制造者和其他人使用平台的容易度,以及他们获准能够在平台上做哪些事情。如果平台过于封闭,把可能会有兴趣的参与者隔绝在外,网路效应就会停滞不前;如果平台过于开放,有可能会产生其他破坏价值的效应,像是某些参与者贡献的内容品质不佳或是行为不当,导致其他人离开这个平台。
1980年代,乔布斯(Steve Jobs)对于苹果公司的开放性,就管理得非常糟糕。他向开发者收取费用以供应开发工具组,妨碍了他原本应该要吸引到苹果平台的软件制造者。结果,苹果一直难以打造强大稳固的平台,连结顾客和软件制造者。好几年下来,苹果的市场普及率一直维持在个位数。当然,在那之后,苹果就清楚了解该如何在其中达成平衡,于是把iOS平台开放给应用程序开发者。相较之下,比尔・盖兹(Bill Gates)当时就把Windows开放给软件和硬件开发者,借由它连结软件与硬件开发者跟消费者的优异能力,让Windows成为最占优势的桌上型电脑平台。
不过,平台也有可能会变得过度开放。对于核心资产,他们必须维持足够的控制,以便维持对于生态系统的控制,并且获利。亚马逊(Amazon)和三星电子(Samsung)裂解(用科技术语来说是「分岔」〔forked])开放的安卓(Android)平台,打造了自己的开放原始码版本,那时Google便学到了这个教训。很快地,Google Android原先的市场占有率就流失到新版本那里。Google迅速回应,透过限制使用难以复制的服务,像是绘制地图,以及把重要的应用程序介面(API)移转到它专有的Google Play Store,因而重新控制了安卓系统。安卓的故事显示,平台开放性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决策,足以决定平台的成败。
2. 未能让开发者参与
平台必须要适当地开放,但光是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平台的拥有者也必须让软件开发者知道,如果他们提出贡献的话,会获得哪些好处。2013年,汽车零配件商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邀请开发者协助他们打造Panoptix,这是针对建筑物和办公室空间的能源效率平台。可是在2015年初,他们不再接受新程序提交到这个平台开放市场,中止了他们对外界开发者的API支援。Panoptix平台并未吸引到数量够多的新应用程序,无法合理证明应投入资源来支持这项有限的外部开发工作。
只是开放参与还不够。成功的平台会积极宣扬平台的好处,提供开发者一些资源以进行创新,针对设计和表现给予回馈意见,并且奖励参与。我们可以这样思考:若要成功主办一场活动,你必须审慎地规划,邀请对的人,准备对的食物,以及妥当处理来自于邻居派对的竞争。如果安卓系统举办了一场供应五道菜的夏威夷传统表演餐会,提供交通费用,而且参加的人还可以跟小劳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和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会面。同一晚,江森自控则是在克里夫兰提供饼干,要求参加者负担自己的成本。开发者会参加哪一场派对?
3. 未能分享盈余
参加平台的理由,就是为了获得有价值的互动。如果各方参与者分配到的价值是合理的,就是消费者、制造者与平台三赢的局面。不过,如果某一方得到的价值不足,他们就没有理由参与。※2000年时,包括戴姆勒克莱斯勒(Daimler-Chrysler)、福特(Ford)、通用(GM)、日产(Nissan)和其他几家汽车制造商都投资了Covisint线上市集,想要媒合汽车零件的买方和供应商。可惜,Covisint的所有权结构和拍卖形式,对于汽车公司(平台上的消费者)过度有利,迫使供应商展开激烈的价格竞争,留给他们极少甚至完全没有任何剩余价值。结果,零件供应商离开了这个平台,而这个市场则从来未曾持续获利。2004年,剩余资产仅以7百万美元出售,远低于那些汽车公司最初投资的五亿美元。
平台经理人的一项简单法则就是,拿取的价值应低于你创造的价值,并且与所有参加者公平分享价值。
4. 推出平台时未能正确强调较重要的那一方
平台经理人必须审慎决定,要强调平台市场的哪一方,以及何时强调。在推出平台时,有时候最重要的是着重在吸引消费者,而非制造者,有时候则刚好相反;有时候则是从一开始,双方都需要相同的关注。
Google Health上市时大幅造势,而且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平台领导人,但还是失败了。Google Health原本想要成为消费者整合其健康资讯的最重要场所。Google尝试了它偏好的策略,先聚焦在市场的消费者这一方,这种做法之前对于搜寻、电子邮件和地图都很有效。可是这次Google必须先聚焦在供应者,也就是市场的另一方。如果持有消费者资讯的医师和保险公司愿意参与这个平台,消费者应该会愿意使用这个服务。不过,医师和保险公司并乐意让别人仔细审视他们已拥有的资料,也不想要失去对那些资料的控制。如果健康资讯平台想要成功,很重要的是确保医师和保险公司参与。
5. 未能把「关键多数」(critical mass)看得比营收更重要
你是否还记得Billpoint?这是eBay曾经大力推广的数字支付系统,但是后来放弃,转而收购PayPal。Billpoint属于一个既有成功平台的内部成员,原本应该会成功的。不过,Billpoint强调可以预防诈欺,PayPal则强调容易使用。Billpoint收取较高的交易费用,PayPal则赠送5美元和10美元给邀请其他用户注册的用户。从长期来看,预防诈欺可以让平台成本下降,可是会造成用户交易时的不方便,而这会阻碍创造价值的活动。PayPal自行吸收诈欺的成本,并透过简化交易,和提供参与者诱因以吸引其他人加入,来推动迅速成长。结果,PayPal迅速超越了Billpoint,成为消费者在eBay上最常选择的支付系统。eBay在2002年承认失败,以14亿美元买下PayPal,一年之后逐步淘汰了Billpoint。Billpoint犯的错是在一开始就强调创造营收,而不是先吸引到关键多数的参与者。
即便在补贴结束之后,牺牲了打造网路效应以取得平台收益(platform monetization),这种做法长期而言还是很难持续下去,因为它违反了平台大规模创造价值的核心机制。
6. 未能发挥想像力
或许最严重的平台失败,就是没有看出平台在运作。这也是传统企业最难避免的失败之一。犯下这项疏忽错误的企业在销售产品时,总是无法看出来自己原本可以打造生态系统的。索尼(Sony)、惠普(HP)和国际航电(Garmin)都曾犯下聚焦在产品而非平台上的错误。在iPhone于2007年发表之前,惠普主导了科学与财务领域的手持计算机市场。但目前消费者可以在iTunes或Google Play上购买几近完美的计算机应用程序,花费只要实体计算机成本的一小部分。苹果公司和Google并未创造这些模仿产品;他们只不过提供了平台,把应用程序制造者跟需要计算机的消费者连结起来,让那些模仿产品能够出现。
索尼曾经销售过有史以来最杰出的一些电子产品:它一度以随身听主导了个人随身音乐的市场。它拥有全世界第一部和最棒的CD播放器。2011年,它的PlayStation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电子游戏机。不过,索尼虽然拥有超高的科技能力,但过度聚焦在产品上,而未能专注在建立平台。(索尼的产品后来发生了什么事?一个叫做iOS的平台把他们都吃掉了。)Garmin是根据消费者需求而提供服务的地图装置,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到2012年为止,在市场经营已23年的Garmin共销售了一亿个。相较之下,iPhone在市场出现仅仅8年之后,就卖了七亿只手机。更多人从iPhone,而非Garmin,来找到地理方位,这不只是靠苹果地图,也可以查询Google Maps和Waze。身为平台,iOS和安卓系统都拥有制造者、消费者和其他人组成的生态系统,协助他们在竞争中击败其他诸多产品,比方说Cisco Flip camera、Sony PSP、Flickr相片服务、Olympus 录音机、Microsoft Zune、Magnus flashlight以及Fitbit 健身追踪器。
当平台进入市场之后,聚焦在产品特点的产品经理人,不只是衡量了错误的指标,思考的内容也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