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星汽车公司因巨额亏损而不得不关门的时候,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从自己的私人财产中拿出20亿韩元,以弥补损失,毕竟这个公司是在他的坚持下成立的。不少媒体登载了对此事件的分析,而令李健熙自己感到疑惑的是:许多错误都是显而易见的,可是为什么在做出决定时,公司内部却无人提及呢?
在韩国有一种说法:“韩国人一生无法避免三件事:死亡、税收和三星”。由此可见三星集团在韩国经济界的地位。不过,就是这个韩国经济界的龙头企业,也曾因决策失误遇到滑铁卢,这就是被韩国评论家批评为“不仅是个盲目的决策,也是官僚主义管理体制的一次失败”的三星公司进军汽车业一案。
这一次失败的投资,从本质上讲是源于三星的掌门人李健熙的头脑发热。李健熙是三星创始人李秉喆的第三子,曾经先后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大学留学并获得了 MBA学位,此外他还热忠于各种体育活动,参加过柔道、马术、高尔夫、乒乓球的比赛。智商高,而且身强力壮的李健熙成为了其父精心挑选并培育的接班人,于1987年接掌当时已走上多元化道路的三星集团。
与许多富家子弟一样,李健熙也非常喜欢名车,而与一般纨绔子弟不同,他不仅喜欢跑车在高速路上奔驰的快感,更痴迷于深入地研究车辆的构造、测试车辆的性能,在他的学生时代,对汽车的了解已是“从准备车间到分解汽车,再到重新组装,无一不通”。在执掌了三星集团之后,李健熙终于有机会将爱好与事业结合起来,于是经过一番筹备和普通的生产试验,在1995年,由李健熙主导,三星集团成立了三星汽车公司,正式进军汽车业。
事实上,当时的市场环境绝不是汽车业发展的最佳时机,无论从全球还是从亚洲来看,汽车的产量已达到饱和,供大于求的状况已经出现,即使韩国政府对本土的汽车工业实施了较为强悍的保护政策,韩国内部的汽车生产也已过剩。
三星要生产汽车,首先在国内市场就要面对激烈的竞争,而在对外出口方面,则在竞争力方面远远比不过邻居日本。尽管当时公司内部并非所有人都赞同这项决策,但却并没有人能够反对李健熙社长的决定。这样的状况与三星的决策机制及李健熙的工作风格有着莫大关系。
也许是对自己智力和体力的自信,也许是对速度和力量热爱和追求,李健熙在三星集团的工作方式十分强硬。上任伊始,就提出“二次创业”,并着手解除了六位企业元老的职务,要以自己的力量重塑一个更强大的三星集团。虽说三星也在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些方式,并执行许多集团公司都比较偏爱的事业部制,不过,考查三星集团的内部构造,可以发现,在李健熙的领导下,三星集团的总部只有两大部门:一是产品推进部,二是会长秘书室。
由这两个部门的名称就可以想见三星集团的集中式领导机制。产品推进部主要是提供让会长决策的产品情报,而会长秘书室自然是附属于会长的一个传达及监控执行的部门。至于各分部的事业部,部长们也是由会长直接任命和领导。因而,从三星决策机构来看,无疑主要听命于会长一人。而李健熙的铁腕式管理也进一步强化了个人决策、其他人听命执行的管理方式。
于是,虽说巨额的投资、饱和的市场显示着非常明显的风险性,但内部决策会议上并没有人对李健熙这种明显取决于个人偏好的决定提出异议。而外部虽然也有质疑的声音,李健熙的反应仍是魄力十足:投入的10万亿韩元(约合125亿美元)即使没有效益也没关系,“就算我对发展韩国汽车事业的捐款”。有了李健熙这样“不计得失”的投入及三星员工们三缄其口的执行,此后三星汽车公司在建设与经营中的失误都不需要再过多分析了,总之,三星汽车公司的结果就是在成立不足三年之后,就因业绩太差而不得不转让给雷诺公司,李健熙的汽车梦由此而告终结。
李健熙式的独裁式老板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个人的智商很高、魄力很大、魅力不小,其中很多人还取得过辉煌的战绩。他们在企业的铁腕作风,甚至于颐指气使都是理直气壮的。我们不能否认,在某些时候,在感觉敏锐、果断坚定的领导者的治理下,“独裁”可以大大节省决策的成本,减少反复研讨过程中浪费的时间,增加企业的工作效率。但问题在于,独裁过多的结果,往往是领导者自我意识加速膨胀,直到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当成企业最正确的决策人,而对员工的定位则仅仅是执行者而已。
当然,他们也会勇于承担责任,比如李健熙在三星汽车公司失败之后,主动捐出自己的个人财产,避免了大规模的裁员;也可能会在生活上关心员工福利,采取一些现代化的激励机制促使员工进步,比如三星集团的员工培训制度在业界也是大受称道,但从本质上,他们仍认为员工的存在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战略规划变成现实,对员工的激励和培训也无非是让他们对自己的战略和决策有更深入的理解而已。
这样的权威感会令人陶醉。因此,这类老板会越来越乐于看到员工变成执行自己命令的工具,而无法容忍下属提出的反对意见,公开的借口会是“与我的理念不合”,而背后隐藏的台词则是“挑战了我的权威”。久而久之,那些理念不合的员工会从企业中逐渐消失,反对的意见也越来越少,直至老板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更大的错觉,再进一步对公司的优势也产生错觉。通常来说,至此地步,公司踏入失败的泥潭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