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30日,《福布斯》杂志隆重推出《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管理书籍推荐 》。全面盘点了在过去20年来,人类历史上这段经济发展持续最久的繁荣时期,最具影响力的20本商业书籍,共分四大类,分别是管理、纪实、自传和投资。评选出的基本是如雷贯耳的大师的著作,比如汤姆·彼得斯《追求卓越》( In Search of Excellence,1982年)、吉姆·柯林斯《基业长青》(Built to Last,1 994年)、迈克尔·汉默《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1993年)、布瑞恩·巴罗《门口的野蛮人》(Barbarians at the Gate,1990 年)、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1998年)等5本书名列前茅。而名列第7位的,却是一个国内人非常陌生的名字,这就是杰弗里·摩尔《跨越鸿沟》。
2003年,摩尔已经57岁,开始有了功成名就的味道。这位久经沙场的市场营销老将,1946年7月31日出生于俄勒冈波特兰市。1967年在硅谷的心脏——斯坦福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 973年在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几个学位都是英语文学方面的。因此,1974年毕业后,就进入密歇根州的Olivet大学担任英文教授。但是,文学象牙塔显然无法与热火朝天的高科技相比。1978年,受高科技热闹的诱惑,摩尔终于放弃教职,离开院校的象牙塔。
后来记者问他离开的原因,摩尔揶揄道:“我觉得商业世界里充斥着无数功利俗气和喜欢吹牛的家伙,我意识到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于是,物以类聚,我就来了。”当然,教授生涯给他的最大收获就是,他从此成为一个喜欢讲授、演讲和调侃的人。这些,都成为他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基本功。如今,摩尔自然身价倍增,他咨询一天的报价是1.5万美元,相当于20多年前当教授时候一年的工资。
整个20世纪80年代,他先后在Rand、Enhansys和Mitem等3家软件公司担任销售和市场营销经理,因此后来他的书中大量的案例来自于软件产业。结果3家公司中有两家破产倒闭,这些没有能够成功跨越“鸿沟”而壮烈牺牲的公司,成为他后来理念形成的基础。而且亲身经历了高科技市场的精彩激烈,也体验了独特的残酷,使得他与一般务虚的学院派理论家截然不同。1987年,他进入Regis McKenna公司,成为合伙人之一,受益于高科技公关之父Regis McKenna先生的熏陶和教诲。因此,1991年,他第一本书就出手不凡。
一本优秀的著作和一本平庸之作,最大的差异,就是书中是否蕴含一个非凡而独特的理念(最高境界就是能够浓缩为一个简洁的模型、一个概念、一个方法)。而且,基本的规律就是,“大家”的第一本作品就是“发布”这个理念,而可以贯穿他今后的所有著作和一生的努力。杰弗里·摩尔《跨越鸿沟》就是如此。他奉献给大家的是一本高科技产品营销的“圣经”。以至于人们把他与IT业最著名的“摩尔定律”相媲美。摩尔定律是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总结的,关于芯片性能每18个月倍增的规律,已经灵验30多年了。有人就将杰弗里·摩尔创立的关于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的定律,称为新摩尔定律。
这个定律的核心就是摩尔的“鸿沟理论”,最直白地讲,就是高科技产品的最大的特点,也是市场营销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其“早期市场”(初期的小范围专业市场)与‘‘大众市场”(中期的非专业大众市场)之间存在着“鸿沟”,能否顺利跨越“鸿沟”,决定了一个高科技产品的成败。此后,摩尔著作不断,涉及高科技营销策略、资本市场、股东价值等各个方面,但是所有理论的内核还是“鸿沟理论”。这一理论成为判别高科技市场问题的根本标准。
在《跨越鸿沟》这本书中,摩尔认为,新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大略可分为早期接纳期、鸿沟期、保龄球道期、旋风期、主街期(Main Street)、衰退期等。摩尔第一本书最重要的观点在于鸿沟,即所谓Chasm。鸿沟期是指产品吸引了早期接纳者后,赢得更多的客户之前的那段间歇期。在硅谷这样的现象不断重复:新的技术出现,获得风险投资的支持,大量的媒体报道,然而最终这些新技术却失败了。这些新技术、新产品就是掉进了鸿沟,实际上每个新技术都会经历鸿沟,关键在于采取适当的策略“跨越鸿沟”。这个时期是个“令人极度绝望的时期”,大多数失败的产品都是在鸿沟结束了其整个生命周期。
摩尔的鸿沟理论在理论上并不具备原创性,其根基在于技术和创新的扩散理论。然后,将其应用于实践,并在高科技市场营销方面构建出一个完整一致的架构,的确是具有开拓性的。他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地位,可以与市场竞争领域的波特相提并论。波特以一张五种竞争力量构建的竞争战略图表,走遍全球。而摩尔则以一个“鸿沟”理论,打遍天下。毕竟,当下是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作为高科技领域营销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摩尔著作的入选也在情理之中。比起那些更务虚的“大师”来说,心里应该更踏实。
下面,我们来大概讲解一下摩尔的理论框架。摩尔对于目标市场的消费者特性,作了更细致的区分和归纳,并重新定义了5大类:创新者(技术热衷者,Technology Enthusiasts)、早期消费者(有远见者,Visionaries)、早期大众(实用主义者,Pragmatists)、晚期大众(保守者,Conservatives)、落后者(怀疑者,Skeptics)。市场营销策略也因此随着不同阶段和客户群体而变化。
鸿沟理论,出台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IT业蓬勃发展中,影响巨大。但是,整个理论框架和立论的根据,都源自于PC时代。而且最让他感到不安的是:“在进入高新技术领域之前,作为一名英语教授,我一生中最具学者风度的教学生涯中,我领悟的信条之一就是:重在证明和得出结论必须有依据。这种信念使我深感不安地申明,本书没有任何证据和得出结论的依据。虽然我照常列举了大量案例,却没考虑证实它们,也没有核实依据,什么都没做。”
的确,与30多年来一直神奇般被证实的摩尔定律相比,鸿沟理论不是一个科学理论,也不是一个能够在理论上被推敲和推导的。这使得摩尔区分于那些学院派的专家学者。甚至很长时间,他并不被主流学界和主流商业界所认同。
从1991年出版第一本书《跨越鸿沟》(Crossing the Chasm),开始就已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美国的高科技产业。1992年,摩尔声名鹊起,干脆离开RMI公司,而独立门户,创办了“鸿沟集团”。1995年,等到他第二本著作《深入飓风》(Inside the Tornado)出版,鸿沟理论开始进入系统性的构建阶段,并开始提出一系列实践操作指南。第三本《大猩猩游戏》(The Gorilla Game)于1998年3月出版,利用鸿沟理论构建了资本市场的新的价值模型。至此,诸如“大猩猩”(Gorilla)、保龄球道(Bowling galley)、鸿沟(Chasm)等具有特定含意的词汇,开始被高科技企业的市场经理主管所熟用。这些书籍也开始为MIT、哈佛商学院等采纳,成为必备参考书。在硅谷,新手们往往被告诉“读这几本书”,然后才会与其他人有“共同语言”。
90年代后期,高科技行业进入资本发烧期,泡沫风起云涌,令人迷醉。摩尔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他远离产品营销领域,而开始冲杀进入资本市场。以鸿沟理论重新诠释高科技公司的股票价值。本来这就是一个迷乱的时期,资本市场的传统理论已经开始纷纷受挫,摩尔的理论也就浑水摸鱼,不乏精彩发现。
2000年,杰弗里·摩尔出版了他的第四本著作《断层地带》,这本书以《财富》500强等大企业高级管理层为读者对象。核心依然是鸿沟理论,但是触角却已经深入企业价值创造。试图为CEO们提供新经济时代驾驭变革,管理企业的新的模型、方法和操作指南,野心勃勃。这本书卖出了5万册,超过了《跨越鸿沟》前两年的销量。本书无疑是摩尔自己跨越“鸿沟”,从高科技市场进入传统产业领域的重要“广告”。为此,《商业周刊》惊呼:“摩尔步入了主流。”不过,他的公司依然难以吸引传统领域的大客户。看来,摩尔自己使用自己的理论也不见得有多灵验。
实际上,确立摩尔声望,并最终能够真正持久的,依然是他第一本书籍《跨越鸿沟》。这大概是每一个优秀作者的宿命,包括波特、彼得斯等,虽然后来的书籍一本比一本厚,一本比一本艰深,但是,第一本书似乎永远是自己无法跨越的“鸿沟”。
如今,他的四本著作在美国累计销量就超过70万册。有意思的是,虽然他每天研究,并帮助别人销售高科技产品,但是他自己本人对高科技产品一直敬而远之,是典型的“落后怀疑者”。他的手机大部分时间是关着的,不喜欢被人呼叫。他带着一个呼机,也只用于跟他老婆联系。直到1998年,他才购买了第一张CD,一张Bob Dylan的碟片。工作之余,就逃离“高科技氛围”,喜欢陪妻子购物散步。现在还没有扔掉专业,偶尔读读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不过也喜欢读一些“垃圾书”:恐怖小说和探险书籍。
另一个更富有意味的问题是: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脑应用步入“无所不在”的新阶段,昭示技术创新和进步的摩尔定律开始遭遇越来越大的挑战。人们对产品性能和功能不断增强的趋势开始厌倦。而这时候,杰弗里·摩尔的鸿沟理论反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真知灼见。
是的,如今正是摩尔定律遭遇鸿沟理论的关键时刻。两个都身处硅谷,却一直八竿子打不着的摩尔,这一次好像真的有些冲突了。不知道胜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