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丰田公司在非丰田家族的几位总裁手中发展壮大之后,丰田家族的继承人便开始了夺回权力的行动。职业经理人是企业的雇员,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把企业带上高速发展轨道本是其职业定位使然,但当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的锋芒盖过了老板,老板的心情却并不是、或者说并不仅仅是满足于企业辉煌的喜悦。
2009年6月丰田公司总裁渡边捷昭正式离任,接替他的是丰田章男——丰田创始人的长孙。自此,丰田总裁一职由外姓人向丰田家族嫡传子孙“奉还大政”的戏码宣告结束。渡边捷昭离任的直接导火线是2008及2009年的财务亏损,这是丰田公司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财政赤字。而外界普遍认为,2009年之前“召回门”也是渡边捷昭下台的原因。由于丰田汽车的一系列质量问题,白2005年起,丰田就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陆续召回已出厂的问题汽车,2009年1月的一次大规模召回事件之后,当时身为丰田公司副总裁的丰田章男就通过一位中间人要求渡边捷昭辞职。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舆论将召回门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渡边捷昭的成本压缩政策:渡边捷昭在上任之初就宣布要将企业成本压缩30%。随后便开始实施“21世纪成本竞争力建设(CCC21)”计划,为了压缩成本,丰田在全球拼命寻找廉价的原材料供货商。业界将渡边捷昭称为“成本杀手”,他的名言“拧干毛巾里的最后一滴水”也在企业界流传。渡边捷昭离任后,丰田章男一派的人甚至公开指责前几任的非丰田家族的总裁牺牲了质量来换取更快的增长和更高的利润率。
但不能否认的是,实际上正是渡边捷昭在任的这几年,丰田公司在利润率和销售量方面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其CCC21计划在三年间就为丰田公司节省成本80多亿美元。2008年,丰田公司的销售量首次超过通用汽车公司,成为世界上销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商。而2008及2009年的赤字也不能完全归罪于渡边捷昭,实际上这与2008年以来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召回门事件,渡边捷昭一派认为是负有产品、质量管理和全球销售之责的副总裁丰田章男在公关和管理方面失误造成的。这种指名道姓地互相公开指责在丰田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由此,丰田公司的内部矛盾也被揭示在公众面前。
其实,丰田家族与丰田公司职业经理人的矛盾并非由渡边捷昭开始,早在1995年丰田史上第一位非丰田家族的经理人奥田硕担任总裁时,就已埋下了矛盾的种子。奥田硕上任以后即公布了“2005愿景”战略,立志要让丰田在10年时间里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汽车制造商,并占据全球汽车市场15%的市占率。他之后的两位丰田总裁张富士夫和渡边捷昭也都是按这样的目标在前进,实际上,张富士夫和渡边捷昭正是因奥田硕的赏识而登上丰田高级主管的位置,可以说,他们不仅是奥田硕继任者,也是奥田硕企业战略的执行人。
但尽管在三位外姓经理人的经营之下,丰田公司确确实实按既有战略逐步壮大,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汽车公司,但作为丰田公司的创始人家族,丰田家的继承人却并未感到由衷的喜悦。一方面,在外姓掌权的过程中,丰田家在丰田公司的股份和权力都不断被稀释,在多年前,奥田硕就曾明确表示过“裙带关系根本不属于我们的未来”。在外姓经理掌权的时代,丰田家族在公司并不被重视。
另一方面,丰田家族认为外姓经理人“以财务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是一种海盗式的劫持行为,经理人只顾着财务数字的增长与降低,获取短期利益,却忽略了公司的基业长青。他们认为公司的问题正是由于外姓经理人“变得过于自负、过于专注利润”造成的。因此,丰田章男上任后,除了对前任经理人遗留的问题表示不满,还立即废止了“全球汽车市场15%市占率”的战略目标。
然而,虽然丰田章男如愿以偿重获公司最高决策权,他要面对却已不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公司——财政赤字需要弥补、召回门造成的负面影响需要消除,即丰田章男自己认为的,“在非丰田家族的总裁手中变得赢弱的企业”。
而外姓经理人们却反击说:当公司因大幅获利、超过通用汽车公司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商而获得普遍赞誉的时候,丰田章男从未公开反对过他们利润增长的战略。渡边捷昭的一位高级助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辩解说:“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之一是营利和纳税。批评丰田公司最大化利润和纳税的努力,纯粹是无稽之谈”在外姓经理人看来,丰田章男之所以指责他们,不过是试图给他担任总裁一职寻找合理的理由,而逃避外界认为他是裙带关系受益者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