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一定是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的人,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一定是使用迂回战略和战术的高手。本来商业就是一场残酷的搏杀,竞争对手不会给任何一个弱者予以同情,这是市场竞争的法则。
一个企业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或者在竞争的行业中脱颖而出,靠的是什么?当然是最好的执行策略。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直接的方式未必最有效,相反,迂回战略战术的成功概率也许更高。企业CEO遇到困难应当随机应变。在一个方向遇到了阻碍,可以尝试走另一个方向,并没有人规定企业必须往哪条路走,到达目的地、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让脑子多拐几个弯,灵活地判断和处理,当直线的方式走不通的时候,试着走走曲线之路,两点之间并非只有直线。当问题太困难或是对方过于强势的时候,不妨退一步,再前进,这样迂回地前进往往能达到比直线前进更好的效果。
不须用挤垮对手的方式,赢取竞争的胜利,而应尊重竞争者,更强调“竞”,通过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壮大自身实力,打造绝对竞争优势,从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有如“围棋高手”的博弈战术,用超凡的眼界,突破常规、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快速构建难以攻克的外围堡垒,让对手在不知不觉中处于失败的境地。这其中,没有“血腥厮杀”,也没有排斥和威胁,却在无声无息中赢得了博弈的胜利,超越了对手。
超越就是一种迂回战略的最好的实践。企业CEO的目标是保证做正确的事情的同时还要把事情做正确。关于企业CEO是如何采取迂回战略的,这一切都取决于企业的外部环境,企业之所以迂回,其目的也许只是为了适应环境,企业超越自己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超越环境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
阿里巴巴集团的发展路线就是一个迂回战略的经典案例。马云在创业之初,国内电子商务的环境还远没有成熟。马云在刚刚创业的时候,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他不可能将亚马逊的模式移植到中国来,中国有中国的电子商务环境。马云采取了收缩战略,将自己描绘的宏图大志暂时只画在自己的蓝图中,描绘在公司的愿景中,而将电子商务的模式中国化,在特定市场环境中,选择了最简单的信息服务的模式。虽然在外界看来,这和真正的电子商务模式相差甚远,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之下,B2B的方案是最适合国情的,也是最简单的,所以阿里巴巴在B2B领域获得了最初的成功,成了这个简单但适用的商业模式的引领者,建立了一个最大的商人的网上社区。单纯的信息服务不需要大量的工作,这符合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此时如果投入过大,阿里巴巴很可能会成为烈士。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简单的信息服务就能够收费,边吃草边奔跑是很好的经营策略。
经过几年的发展,电子商务的观念在国内得以普及,网络宽带等基础设施进入千家万户,电子商务的平民时代真正的到来了。于是,在2003年,马云创办了淘宝网,成功进入C2C领域,而此时,企业和个人对电子商务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信息服务了,网络电子商务需要支付安全,于是阿里巴巴就创办了网络支付工具支付宝,能够基本保证网络的支付安全,这就为网络交易的安全奠定了基础。在几年的时间之内,淘宝网积累了上亿的注册用户,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络社区。注册用户和习惯使用淘宝的电子商务群体成为阿里巴巴集团最珍贵的资产。这样的顾客资产使得阿里巴巴能够面对任何竞争对手的挑战。
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越来越成熟,人们开始认识到电子商务领域同样需要高品质的服务。B2C成为大势所趋,很多竞争对手觉得阿里巴巴在B2C领域的竞争优势弱化了,但是由于淘宝网具有上亿的注册用户,拥有最大的群众基础,马云几乎悄无声息地就在淘宝网内生出一个B2C的模式,淘宝商城横空出世,立即改变了B2C领域的市场格局。
国内电子商务团购运营商的发展,分流了一些淘宝用户。同时电子商务逐步突破了小商品领域,向大宗商品转移。阿里巴巴集团投入巨资建设战略仓储和物流系统,同时在淘宝内部又内生出一个团购系统。马云的战略迂回能力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赞誉。通过几步走的战略使得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领域获得了霸主地位。
将一件事情分成几步走的能力看似很寻常,实际上这里面体现了高度的CEO智慧。马云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达成目的。如果只知道一条道跑到黑,不懂得适度迂回,那结果不会好。企业CEO明白,千万不能跟市场环境硬碰硬,要不受伤的肯定是企业。
对于企业CEO而言,一定要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不要过于“贪婪”,不要梦想着一步实现自己的愿景,一定要懂得利用企业有限的资金、有限的技术和有限的人才来守住一个阵地,牢牢成为这个阵地的主宰者,切莫轻易踏进其他领地。有个根据地以后再在这个基础之上发动新的攻势,实现企业战略资源的不断积累。
马云在一次指导人们创业演讲中曾经说过:“有时,直接的方式未必是最高效的。迂回的魅力在于技巧,我要做的就是找到合适的方法向外输送技巧,而非目标本身。我绝不会强压给高层管理者具体目标,更多的是为他们创造实现目标的环境。管理员工也是一样,不需要什么事情都直接告诉他们。只要能让员工进步,有时采取一些“曲线救国”的方式未尝不可。阿里巴巴的战略运营模式经过十年才渐渐露出水面,这里面有很多妥协的因素,顺应时势并且取得现实的平衡,这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