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为何而存在?它服务于谁?又出于何种意图?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在这些问题上争论不休,只为了说明企业的目的。一般来说,企业的目的是指一个人或体系计划实现或期望取得的事物的投影。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的观点,企业的目的是盈利。换句话说,一家企业应当努力创收,并使收益尽可能高于成本。弗里德曼认为,一家企业应当只专注这一任务,并关心如何取悦企业的股东和所有者,为他们创造价值。
近来,许多学者和管理者就企业对利润的单一关注展开热议,他们认为企业对许多其他利益相关者也负有责任。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利益相关者理论,但仍有许多人认为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为股东盈利。在包括安然和世通公司在内的公司丑闻披露之后,许多人对资本主义体系失去信心,这场辩论也愈演愈烈。当管理者只关注企业的盈利,却排除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时,安然公司发生的事情就是最好的例证。让我们仔细看看,安然对利润的偏执,最终如何葬送了这家企业。
在2001年第四季度之前,安然公司一直是华尔街和学术界的宠儿。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安然公司从一家默默无闻的燃气管道公司,成功转型为一家能源交易和投资企业。在这段时间里,安然的收益从1991年的135亿美元提高到2001年的1 008亿美元。安然的秘诀在于投资那些资产比重低、运营效率低的企业。这一策略的推行,实质上是在允许并鼓励安然的高管采取有争议的行为,使公司和股票价值持续增长。其中,一些行为还涉及成立空壳公司以及虚构资产。
为了达成目的,安然的首席财务官安迪·法斯托暗中参与了涉及表外实体的违法活动。这些表外实体被用来暗中投资给那些无法立刻为企业盈利的能源和通信项目。为了掩盖这些项目的金钱损失,法斯托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上移除,并向公众隐瞒了这些事实。当这些实体被揭露时,许多人认为法斯托的违法行为实际上是由企业的贪婪文化导致的。安然公司高度嘉奖那些能够快速做成交易的员工,给出了高达100万美元的年终奖金。银色保时捷总是在每期奖金发放之后大量出现,而这也成了最受安然员工追捧的地位象征。一位前公司高管在回应安然垮台时曾说道:“每个人都对股票价格感到无比兴奋,热衷于我们正变得多么富有。为了更高的股票价格,公司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在这些违法行为被揭露之后,企业面临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并最终申请破产。随着公司申请破产,安然的620亿美元市值一夜之间荡然无存,连投资者和员工的退休金账户都被掏空了。
一些人以安然丑闻和2008年经济危机为由,倡导管理者加强责任意识,除了对股东之外,也要对包括社会和环境在内的更广泛的对象担起责任。尽管更多的管理者们开始采用广泛的利益相关者方法来管理他们的企业,但企业主要的目标仍是利润最大化,不过,是以更加道德且负责任的方法盈利。
一般来说,企业是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来盈利的。举例来说,很少有人会对原钢有需求,但是成千上万的消费者都需要电器和汽车。因此,像通用电气和福特这样的工业企业,就通过将包括原钢在内的原材料转化为消费者需要的东西,从而创造价值。
如果没有强大的商业战略,即使是最具技术优势的企业也无法实现长期盈利。想一想苹果公司的情况。尽管这家企业如今已经因其产品创新(比如Mac和Ipod)而家喻户晓,但在1990年,苹果试图引入一款名叫Newton的掌上电脑(PDA),却遭遇了严重的失败。尽管这款产品在很多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但消费者最终还是由于各种原因拒绝了它,如庞大的体积、1 000美元的高价格等。Newton在市场上昙花一现,期间平均占有6%的市场份额,而市场巨头Palm Pilot占有70%的市场份额。在Newton事件中,苹果公司未能意识到,消费者喜爱的是体积小、操作便捷的掌上电脑,而非大号的手写设备。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如果技术优势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那它其实是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