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理论
这一理论有时也被称为心理动力学,创始人为Sigmund Freud(1856—1939)。Freud可能是所有心理学家中最为知名的一位。他开创了一种考察人类属性的全新方法,并对纯社会科学、应用社会科学、文学以及艺术的很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许是对居住多年的呆板的维也纳社会的反映,Freud提出我们的心理功能受本能力量(特别是性和攻击)控制,很多本能力量在我们的意识之外表现出它们的效果。他在一系列著名的出版作品中又进一步发展了他的思想(如Freud,1960)。
Freud指出了精神的三个方面:
1.本我(id):本能的来源。那些本能中最为突出的是性和攻击。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希望得到满足并希望在此刻就能够得到。它不存在压抑,也不能区分现实与幻想。
2.自我(ego):它会疏导本我的冲动,以使这些冲动在社会可接受的时刻以社会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它遵循现实原则。它能够容忍延迟,并且能够区分现实与幻想。但它并不能够消除或者阻塞本我冲动,而是往某些方向引导它们。
3.超我(superego):即道德心——道德的来源。它从儿童时期发展而来并且反映儿童父母的内在标准。它定义了理想的标准并且遵循完美原则。
在Freud看来,精神的这三个方面处于不可避免的、持续的冲突之中。大多数冲突是无意识的。事实上,Freud的精神概念经常被比喻成一座冰山,冰山的2/3都在水面之下(无意识),而1/3在水面之上(意识)。当冲突超出控制之外时我们会体验到焦虑,尽管我们经常说不出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焦虑。
因为焦虑令人不愉快,所以人们总是努力去避免它。一种方法是歪曲现实并将不受欢迎的事实逐出我们的意识之外。Freud提出了几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防御机制。比如,当我们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身上的缺点,投射就发生了。对他人的错误表示合理的愤慨比起面对自己的错误要更为容易。否认是指我们伪称事情并非它真实的样子。
防御机制消耗能量,并且破坏真实性。因此,它们会损害一个人正常生活的能力。当被问到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能够做什么时,Freud回答“爱并且工作”。即使很多不了解Freud理论的人也认为这一点非常有效。
对于Freud来说,理解人性的关键在于了解无意识冲突。大多数无意识冲突来源于儿童时期并且非常难以改变。当人们的防御解除时,它们才会清晰地表现出来——例如,在梦境中或者在那些明显地表达出人们真实感受的口误(“Freud式口误”)中。Freud相信事实上并没有偶然的行为,只是人们往往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解释。一些从事心理学其他方面工作的心理学家同意这种说法,即人们不能准确报告出他们自己的行为的原因(Nisbet和Wilson,1977)。如果正确,这将是对当前管理心理学的一个嘲讽,因为管理心理学的很多工作是基于人们那些或多或少具有表面价值的自我报告。
一些最初追随Freud的心理学家后来离开了他,尽管他们保留了精神分析理论的思想。他们与Freud之间最大的分歧在于他提出的驱动力太少也太消极,并且自我应该比他所认为的具有更大的力量。他们常常比Freud更多地强调社会行为,并且相信追求理想反映了比本能理性化更为崇高的某些东西。可能这些后弗洛伊德时代的精神分析派心理学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Carl Jung了。他扩展了无意识的概念,将集体无意识同个体无意识一样包含进来。它包含那些从来没有在意识中出现的图像,比如上帝、明智的老人以及年轻的英雄。Jung(1933)同样考察了不同的人与世界发生联系的方式。他将人区分为内向(倾向于思考一个人的自我经验)和外向(偏爱社会交往)。他将感觉、直觉、知觉和思维作为体验世界的其他方式。这些概念中的一些已经被人格的特质理论所采用。
在整个心理学领域,精神分析理论的思想已经失去了它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优势地位,并且再没有获得过那样的地位。批评者认为它做了过多的解释,却不能够被证实或者证伪,因此是不科学的。他们认为Freud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我们每个人不也是这样吗?),并且过多强调了性的作用。还有很多人宣称他并没有像考虑男性那样考虑女性的心理功能。
不过,精神分析方法远没有走到尽头。弗洛伊德式的词语和概念(比如,防御机制)已经在日常的使用中找到了位置,并且一些心理学家已经在工作领域使用精神分析的概念。这一类的大量工作都在试图描述商业中的个体和集体行为并非受到直接追求利润的驱使,而是由于冲突、防御机制和个人顾虑的存在。例如,Schneider和Dunbar(1992)分析了一次敌对收购竞标的媒体报道情况,在竞标中一家企业在不受欢迎的情况下试图收购另一家企业。他们发现关于这些事件的媒体报道出现了几个不同的主题(如,成长、控制、支配和协作),并将这些与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提出的发展心理主题相联系,包括依赖性、控制、掌握和亲密。同样,Vince(2002)将精神分析的思想应用到理解和管理大型公司的主要组织变革上面来。
特质理论
这种理论本质上关心的是对个体心理特征的测量。这些特征(包括智力功能),一般被认为是相当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人格是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的,特别是到了成年期之后。一些理论者已经开发出了人格类型,或称之为“鸽笼”,任何个体都能够被放置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便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Hippocrates曾经写下的四种类型:粘液质(镇静)、胆汁质(性急的)、多血质(活泼、乐观的)、抑郁质(悲观、沮丧的)。
如今心理学家更多地思考特质而不是类型问题了。特质是指一种根本性的维度,在这个维度上不同人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特质论者不再把人们放置在鸽笼里面,而是将他们放置在一个甚至是多个连续的统一体上面。诸如Eysenck(1967)和Cattell(1965)等特质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通过认真的实验和统计研究找出了某些特殊的特质。特质心理学所喜爱的评估工具是人格问卷,包括关于人的行为、思维和情绪的一系列问题。开发较好的问卷是需要下一番工夫的,以确保问题清晰,对问题的回答也能够在短期和中期内保持稳定。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收集一个人真实的行为信息而非对行为的报告。事实上,Cattell和一些人做过这样的工作。但是,这样做实在太耗费时间。因此,人格问卷仍然是最好的选择。
大多数特质心理学家都认为同一个特质和每个人都有关系,尽管对于某个体来说在他或她的行为中一些特质(通常是那些具有极端分数的特质)会比其他特质表现得更为明显。但是,一些特质心理学家采取了一种更为灵活的方法。Allport(1937)很久以前就提出对于任何一个人,某些特质是最主要的(即,在各种情况下均有所表现)、主要的(在许多情况下都表现出来),或者次要的(只有在某些相当严格的条件下才表现出来)。因此,如果我们想要预测一个人的行为,找出他或她的最主要特质是很重要的。这些特质会因人而异。
近些年来特质心理学家在一个问题上逐渐达成了一致,这就是人格包含五个基本维度——即所谓的“Big Five”或五因素模型(FFM)。有趣的是,意见是关于特质的数目却不是特质到底是什么,但下面这些可能是正确的:
- 外向性,如社交性(sociability)、自持(assertiveness);
- 情绪性,如焦虑、不安全感;
- 宜人性,如服从性(conforming)、帮助他人;
- 责任心,如持久性(persistent)、组织化(organised);
- 开放性,如好奇心、审美。
大多数特质论的倡导者都认为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基因决定的,这也是它们为什么稳定的原因之一。将同卵和异卵双胞胎进行人格比较的研究往往支持这一结论,尽管将环境效应与基因作用区分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大约有1/4的人格差异是基因方面造成的(Bouchard和McGue,1990)。这就必然意味着3/4的差异是其他因素造成的。
特质理论冒着循环论证的危险。行为主义(见后面的部分)的支持者Skinner经常敏锐地指出这一点。我们如何知道某人在特别的人格特质上具有高分数?因为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某种特定的方式。这个人为什么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因为他在那种人格特质上具有高分数。行为由此成为了某些特质的标志,这些非常有道理的潜在特质不仅仅存在而且同样决定着行为。但是同样有很多证据表明人格与环境一样,也能够影响行为(Cervone和Mischel,2002)。在那些社会规范非常严格并被广为理解的环境下,人格对行为的影响力会比那些缺少清晰行为编码的无序环境差一些。例如,通常在选拔面试中候选者必须完整地回答问题,并要避免打断面试官。因此,这种环境要求会在相当程度上指导着候选者的行为。这会使面试官难以对候选者的人格做出推论。
尽管受到这样的警告,特质理论还是对管理心理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在选拔和职业指导中尤为明显,它们的目标就在于将个体与他们所喜爱并且有效率的工作进行匹配。Salgado(2003)和其他人一起,发现人们在基于FFM的人格测验中获得的分数确实能够部分解释他们的工作绩效。
人们已经在诸如16PF(ASE出版,1994;同见Cattell和Cattell,1995)和职业人格问卷(SHL,1984)等人格测验的开发和使用上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后面一个是由英国咨询公司Saville和Hoidsworth在许多大公司的资助下所开发的。这样的冒险行为表明了特质论取向在管理心理学中仍然保持着突出的地位。现象学关注人们如何体验他们周围的世界。它强调我们根据我们的体验来建构我们自己的外界含义的能力(Spinelli,1989)。植根于哲学和心理学的现象学家们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经验是由它的“原始物质” (比如客体)和我们的心理能力交互作用所构成的。因此,举例来说,一曲音乐是由于它包含着一系列声音而存在,但是仅仅当我们对它产生我们自己的解释的时候,它才具有意义。
现象学理论
现象学家认为,那些看上去客观定义的现实实际上只是对某一事件的一种被广泛认可的解释。他们同样提出许多事件的解释都是高度个体化而非被广泛公认的。因此,现象学非常重视个体的完整和意义。那种具有许多不同观点的一般性理论可以笼统地称为现象学。其中一些观点也将人描绘成为了个人成长或自我实现而努力,即他或她个人潜力的实现。这种现象学理论乐观的变式通常被称为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很好的范例来自Carl Rogers(如Rogers,1970)。他认为,如果我们希望实现自己的潜能,我们必须开放我们的体验,即我们必须认清我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即使它们并不令人愉快。不幸的是我们经常不能充分开放我们的体验。我们会压抑那些与我们的自我概念不一致的,或者我们感觉道德上是错误的体验。Rogers认为,通常我们仅仅会愿意体验童年时期父母所允许的自我的那些方面。父母定义了价值条件(conditions of woah)——它们有效地告知儿童要重视它们并且只有成为某种人时才会得到爱。
对于Rogers来说,针对价值条件的解毒剂就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UPR)。要想成为功能健全的人,我们需要他人接受我们现在的样子,“实实在在的”。这并非意味着任何行为都被允许。Rogers提出了人与行为的分离,以便可以(确实需要)对某人说“那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并且如有必要对他或她就此进行惩罚。但是不可以说“你是一个不明智的人”,因为那样的信号是对一个人的否定,而不仅仅是对他或她的行为。仅仅当人们意识到无论如何他们的内在价值会被接受的时候,他们才会体验到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开放他们的体验。进一步讲,由于Rogers相信人们从本质上是值得信赖的,他认为人们不会利用UPR来逃脱谋杀的罪责。相反,UPR鼓励更具责任心的行为。
人本主义被批评为幼稚。的确在作者的经验里有一些商业或管理学生认为它并不令人信服。然而,社工人员以及其他看护职业者要富有同情心得多,心理学的学生也是如此。就管理心理学而言,基本的一点就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至关重要。很多关于人们工作经验(比如他们的监管)的问卷测量已经被开发出来(Cook等人,1981)。另外,人们对于这种问卷的反应往往被当做是近似的客观现实,而非个体解释才能的产物,而这与人本主义者的观点非常抵触。
现象学取向对于工作动机和职位设计的一些理论有所表述。人们在工作中为了表达和发展自我而努力的观点相当受人欢迎,尽管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一点。管理中对员工进行授权的趋势,以及全面质量管理(TQM)所基于的假设就是人们能够并且愿意使用他们的技能来帮助组织,而非破坏它。现象学也对职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很多咨询师在与来访者进行职业决策以及解决其他工作相关问题时,都会使用Rogers的思想并将其进行扩展。他们工作的假设是给予来访者无条件的关注会使他或她表达出真实的职业兴趣和抱负。尽管如此,大体而言现象学取向当前在管理心理学领域并不占据主要地位。
行为主义理论
在它更为极端的形式下,行为主义不对生物体内部发生的事情进行任何推断。它只关心可观察到的行为以及引发特殊行为的条件(环境)。一个人,以及他或她的人格,是一组行为。当我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行为——能够被直接观察到时,没有必要去使用诸如特质或者防御机制等那些不可见的概念。该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是B.F.Skinner(1904~1990)(Skinner,1971)。他和其他的学习理论者提出我们的行为是受环境控制的。他使用强化物这一概念来表示所有令人满意的行为结果。这样一个结果强化了那个行为,也就是增加了该行为在同样的环境中再次发生的可能性。惩罚就是在行为之后跟随一个令人不愉快的结果。
因此,行为主义者认为,一个人做出的行为(即他或她的人格)是那些在过去受到强化的行为。如果一个儿童一直被强化着要遵守礼貌,他或她将会表现出礼貌的行为。变态行为是不正常强化的结果。如果一个儿童的父母仅仅在他或她出现错误行为的时候才对其给予关注,这个儿童就可能学会错误行为,因为父母的关注是一种强化物。行为问题同样会来自冲突。其中一种是趋避冲突。当伴随一个特殊行为发生的既有强化又有惩罚时,趋避冲突就发生了。比如,一个人会发现主动承担工作中的额外任务会带来收入的增加这一强化,但同时也会招致同事谴责这一惩罚。
人格的行为主义取向暗示着一旦强化改变,行为(也就是人格)就能够被改变。对按时到岗工作会有所奖励的说明会引发员工更高频率的按时到岗。这种行为上的改变并非意味着员工已经改变了他们在守时或责任心这些人格特质上的位置。行为主义者不相信特质。这种变化仅仅是强化的结果。
当然,在我们问及为何一个特定结果会强化一个特定行为时,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个人的内部状态。我们可以说人们喜欢或者想要那种结果,然后我们就可能会陷入一个关于他们为什么会喜欢或想要它的争论。一些行为心理学家已经承认了考虑内部状态的必要性,并建议生理基础的驱动力或需要是强化的基础(Hull,1952)。Skinner对可观察行为的单纯依赖对于他进行了大量实验的老鼠和鸽子也许是可行的。然而,当今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这对于人类而言是不够充分的,尽管一些说法认为Skinner对于认知过程实际上比人们想像的要更为宽容。
Skinner的行为主义带给我们一个有趣且富有争议的暗示,那就是我们并不会计划未来,尽管我们都在讨论着未来。我们的行为被过去我们身上发生的事情所左右,而非在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尽管这听起来非常消极并且贬低了人类,Skinner却真正表现出对人类和这个星球未来的关心。他也相信有组织的社会能够保护人们的幸福和环境,就像他在其小说《华尔腾第二》(Walden Two) (Skinner,1948)中所描述的那样。
行为主义理论的一个主要发展就是社会学习(如Bandura,1977b)。简单地说,社会学习理论的倡导者强调我们从他人所体验到的强化和惩罚中进行学习的能力。其他人可以建立特定的行为模式,而我们会注意到伴随他们的强化。他们同样指出,我们并不需要立刻去做那些可以获得强化的事情。如果我们希望在另外的时间得到强化,我们会选择延迟那种行为。简言之,与传统行为主义理论相比,社会学习思想将人描绘得更加自我控制并且善于思考。
学习以及社会学习的概念已经在管理心理学中使用得相当广泛。在培训中,奖赏能够在受训者表现出期望行为的时候被用来对其进行强化。受训者也能够通过观察有能力的培训师的有意行为来学会恰当的行为。更为普遍的是,在组织行为建立过程中,奖赏被用来强化诸如按时到岗或者进行恰当的安全防范等行为上。一些组织在他们的职业发展中运用了更多的督导,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社会学习思想,即有经验的督导者会示范期望的行为,那些缺乏经验的年轻员工就会对此进行学习。一些激励理论就利用了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在近些年已经进一步发展成为我们所说的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理论
在大约20世纪70年代中期,心理学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主要来自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相互融合的观点的影响,但同样也受到来自行为主义和一部分现象学的影响。社会认知关注我们的思维过程是如何被用来解释社会互动以及其他社会心理现象,比如自我。同样人们再次认识到同正常的逻辑一样,我们的思维过程反映了我们所处的社会世界。社会认知理论的一个主要来源是社会学习。社会认知的倡导者认为人具有动机去理解自我和社会世界以便建立对秩序和可预测性的感觉。他人(无论他们是否是真实的、物理存在的)的存在会影响思维过程的性质。
Bandura(1986)和一些人提出尽管人在一定程度上是他或她所处环境(包括强化的历史)的产物,人同样也能够影响环境。这就是交互决定论(reciprocal determinism)的原则。它既能够用于个体,也能够应用于人类群体以及整个社会。例如,我们能够控制我们自己的奖赏和惩罚,而非依赖环境的施予。因此,我可以决定当我完成本文的的写作时给自己一杯咖啡,而不是写作完成之前。咖啡于是变成了一个对工作的自我管理的奖赏。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其他人的行为以及所伴随的强化,但是我们不必重复它们,即使强化是积极的。不同的是,在做出行为之前我们会考虑我们自己的目标和我们的价值观念(比如,关心我们最想要的强化是什么,或者我们认为可接受的行为是什么)。
社会认知理论的倡导者同样非常注意信息的加工(Schneider,1991)。信息加工高度强调记忆,并且它假设人们具有共同的信息加工方式——即,在不同种类的环境下都是相同的。它假定我们存储新信息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我们已有知识的结构。换句话说,尽管我们能够吸收新信息,正常情况下我们却不愿意让它改变我们整体的观念。
同样,自我概念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扮演着过滤器的角色。例如,我们往往更容易加工那些与我们的自我概念相一致的自我信息,不一致的信息加工起来要困难一些。同样我们会对那些一致的信息记得更牢固。的确,自我被一些社会认知心理学家视为在行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我们对于我们是何种人,以及我们的目标和兴趣的理念(即我们的自我概念),影响着我们所寻求的环境类型以及我们所选择的行为方式。这里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就是自我效能(Bandura,1997),它的含义是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相信他或她能够在任何给定的环境下表现出所需要的行为。自我效能通常是一个预测行为的良好指标。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比其他人更倾向于为自己设定挑战性的目标,并且在面对挫折时能够保持努力。
图式是社会认知中的另一个关键概念。它是人们用来认识环境的一种知识结构。对于某个群体成员是什么样子的刻板印象就是一个图式的例子。比方说,如果我们相信足球迷都是暴徒,我们就会以一致的方式来解释他们的行为,对待他们的行为也会有所不同。图式是有效而且现成的框架,个体的经验能够被融入其中。那些包含一系列行为的图式被称为脚本(scripts) (Abelson,1981)。例如,当我们进入一家餐馆时,我们可能拥有一个包含我们所期望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脚本。脚本指导我们自己的行为,并且使我们产生对他人在某个给定情况下行为的期望。与我们的图式及脚本不相顺应的事件会让人感到迷惑,并会导致我们去修改它们。这与科学家根据新的证据来改变他们的理论非常相似(Kelly,1951)。
社会认知对于管理心理学的影响还并不显著,然而这种影响正在扩大。作为一般性的规律,管理心理学在吸收新的理论观点时比较缓慢(Webster和Starbuck,1988)。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它通常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明确新理论如何才能够被加以应用。而对于社会认知来说,同样有一个“问题”存在,即它的相对复杂性限制了它直接产生“现成”的能够应用到一系列环境中的技术的能力。
然而,社会认知的思想与工作世界是息息相关的。其他的工作会表明社会认知现象如何强化我们对工作行为的理解,例如Gioia和Manz(1985)提出在学习工作中的他人行为时,脚本起到了关键的作用。Akgtin等人(2003)讨论了社会认知得出的概念如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整个组织的学习方式,就像个体和群体那样。社会认知在管理心理学中变得愈加重要,特别是当它同社会学习联合出现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