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公司的品牌退热药(缓解头痛和发烧症状)“泰诺”,实际上是任何一家药品公司都能制作的合成药。泰诺起初是凭处方购买的药物,到20世纪70年代,强生公司开始直接向消费者出售。产品品牌经理詹姆斯·伯克说服管理层,通过降低价格和大量投资广告能够获得巨大的市场份额。紧接着几年里,退热药的销量从1972年5.5亿美元止疼成药市场的5%,增加到1974年6.8亿美元市场的13%;其中,泰诺占到了总销量的近90%04到1979年,泰诺品牌占据了止疼成药市场的25%。
在进驻市场10年之后。一个规模难以想象的危机袭击了这家企业。1982年9月,许多人在服用强效泰诺后生病,一些人死因不明。经过对泰诺的检查,人们发现胶囊中含有氰化物。这些事件迅速激起了公众的恐慌和愤怒。无疑,强生公司从未在其商业环境中构想过这样一种情景。
在危机早期,强生采取了许多关键行动,使企业保持住公众信任,并同时挽救了这个品牌。企业的第一个行动是对媒体的处理。在这场煎熬中,企业公开了关于这一事件的全部细节。企业采取的另一行动是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其消费者。继最初在芝加哥发现混入氰化物的胶囊之后,其他市场也相继发现被污染的胶囊。事态发展至此,强生决定将全国范围内所有种类的商品都下架。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媒体和公众都平静下来,所有被污染的胶囊都被找到并销毁。在这之后,商品被重新引入市场,并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方式,让肇事者更难造成损害。在污染事件发生的第二年,泰诺重新取得了其以往市场份额的85%,并再次成为美国销量第一的退热药。
泰诺的案例赤裸裸地揭示了商业环境的复杂性。不法分子为了伤害公众而损害产品,这种情况在许多管理者意料之外。尽管这种情况难以预料,但强生展现出对企业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将遭受影响的敏锐察觉,并迅速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