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对事如此,对书亦如此。
《硅谷禁书》(The master key system)其实是一本再普通不过的励志书,无非它用大众哲学的方式讲述成功之道,仅此而已。无论如何,它不至于被禁;一本畅销励志书最后成了禁书,实在好笑至极。然而,关于它遭禁的故事被讲述得神乎其神,以至于该书一度竟成为了一本“神奇的书”。于是,这本“神奇的书”自然有了一段极为神奇的命运。
传闻是这样的:1912年,《硅谷禁书》(当时应该不叫这个名字,至于哪一个译名合适,这里就不再细究了)在纽约图书市场出现。这本书出版后,仅仅过了几周,就从大众的视线里消失了。1933年,此书再次出现,但是这一次的命运更加扑朔迷离,面世后短短数天,就被全面查禁,而且,这一次一禁就是70年。直到近几年,该书才得以重见天日。据说,该书遭禁跟其作者查尔斯•哈尼尔(Charles F. Haanel)有莫大的联系。因为哈尼尔在出版该书之前,一直在纽约商业协会担任商业管理课程的讲师。他将自己多年从事商业研究和个人潜能开发的精华体验浓缩成24堂课程,这些课程贯穿了哈尼尔多年的实践经验,将成功之道凝练成一条条切实可行的经典法则。此书出版后,刚开始时只在小范围内被人阅读,但读过此书的这部分人从书中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通过学习《硅谷禁书》,可以获得一种全新的能量,它可以彻底改变阅读者的人生观,从而让人获得巨大的财富。而当时的纽约商业协会几乎都是由一些成功个人组成的富人组织,他们被《硅谷禁书》中的神奇力量震惊了,因为他们不希望有更多的人从书中学习到成功的法则。他们发现,所有读过《硅谷禁书》的人,都如同接受了神的启示一样,从此脱胎换骨,在短短时间内均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出于这些人的一己之念,《硅谷禁书》于是就被他们利用职权查禁,目的就是不想让世人看到书中所阐述的成功之道。
不管真相如何,上述传闻把《硅谷禁书》描述得像武侠小说中的一本绝世武学秘笈,得之者,可以号令天下、称霸武林。而原有的武林盟主以及既得利益者,为了继续统治江湖,必须得消除一切影响他们权威的不安隐患,例如,把知晓这本秘笈下落的人赶尽杀绝;或者自己修炼武功,力求天下第一。总之,最首要原则,就是绝对不能让书落入潜在竞争对手的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硅谷禁书》遭禁反倒是一种至高荣誉。它被查禁,说明它遭人妒忌;它遭人妒忌,说明它有过人之处;它有过人之处,说明阅读它真有奇效。对一本励志书而言,还有什么能比说它内容具有实用性、指导性,读后能快速致富成功来得重要呢?为此,坊间甚至有传言,《硅谷禁书》是一本让比尔•盖茨弃学从商的书,是一本无数美国成功大师力荐的书,是一本让众多硅谷创业者从白手起家最终坚持到功成名就的书……不论是真是假,总之,说不说随他,信不信由你。
那么,《硅谷禁书》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或者,它到底教给了人们什么?书中26课,从第一课“因包你的内在能量”到最后一课“我能,一切皆能”,讲述的都是一个人如何利用其远大的理想、崇高的愿景、强力的意志去获得成功。这个主题、这些方法、这种表达,是后来很多成功励志类书籍惯用的手法,但如果有区别,区别的是,《硅谷禁书》更侧重意识流层面,更注重内在、精神、意念、思想对一个人的提升和改造。哈尼尔除作家、企业家的身份之外,本身还是一个颇有建树的心理学家。他写过不少心理学作品,如《精神化学》、《新心理学》等,因此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硅谷禁书》这样一本励志书被写得像极了一本心理学(或泛哲学)的通俗读物。在书中,我们可以读到很多类似哲学思辨的句子:“在本质上,‘你’不是指你的灵魂,灵魂只是自我用来思考、推理和设想的另一个工具;‘你’更不是指你的肉体,因为肉体只是自我用来达到目的的物质工具。”“人的意志是一个磁铁,它可以以一种不可抵挡的吸引力得到它所需要的。”“任何事物最终都会归结为一件事。因为它们都是可以转化的,是相互联系的,绝对不是相互对立的。”
不妨做个比喻,《硅谷禁书》像一本《九阴真经》,它不讲招数,只讲心法,看似无招,却胜过有招。哈尼尔说:“让我们时刻牢记,只有我们的思想才是能力和力量的源泉。”他还说:“通过这24堂课,我们能激活个体生命的潜能,能做到精力充沛、洞悉世事、充满活力、不屈不挠,才能提高我们人生的效率和自身的才能……使人们具有抉择的智慧、理性的同情,使人们拥有主动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们知道如何尽情地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哈尼尔的话不无激动人心、催人奋进,但细细品味,他的很多观点有着唯心主义者的论调,只强调意识、意志,而不关注物质、客观,所以听起来不错,做起来就难许多。毫无疑问,这不是一本神奇的书,它真的没有像传言中那么神乎、邪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