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管理的人,一定认识泰勒,因为泰勒我们知道什么是科学管理,因为泰勒我们知道工业化的依据,因为泰勒我们能够得到流水线的概念和实践,同样因为泰勒,我们发现管理其实是一种分工。
1911年,管理史上的里程碑之作——经典管理学书籍《科学管理原理》出版发行,它标志着一个新的管理时代的到来。泰勒的影响日渐广泛,遍及全球。1914年,泰勒在纽约的演讲吸引了6.9万听众。1915年,泰勒病逝于费城,终年59岁。在他的墓碑上,刻着“科学管理之父”。多年前,我被泰勒打动,并不是因为他在管理学领域的盛名,而是在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我第一次明确地理解了管理的真实作用。在泰勒之前,管理就一直存在着,只是并没有人去理解每人所做的努力是否有效,也没有人去分析习惯的做法是否可以改变,泰勒却关注到了这些问题。
回顾一下泰勒的生命历程:22岁的泰勒加入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并一路从机械工提升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工长、总工程师。1883年,泰勒在新泽西州斯蒂文斯技术学院获得机械工程学位(次年,甘特图的发明人亨利·甘特也从该学院毕业)。在米德维尔期间,泰勒开始奠定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1889年,泰勒离开米德维尔,继而担任了不少管理工作。1895年,他的《计件工资》发表。1898年,泰勒来到伯利恒钢铁公司,开始他著名的改革。他同怀特一起革新的工艺流程,对金属切割技术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从而使批量生产的出现成为可能。可惜的是,这些工作并没有完全得到世人的认可。1901年,他被解雇了。自此,泰勒开始了无偿的咨询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演讲,撰写了很多管理文章。1903年,他的《工厂管理》发表。1906年,泰勒出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主席。1911年,管理史上的里程碑之作《科学管理原理》问世。
在这本书里,泰勒开宗明义,他明确地说:
没人会否认,在单个人工作的情况下,只有其劳动生产率达到最高,也即只有在其实现了日产出最大时,才可实现其财富最大化。对于两个人一起工作的情况,上述事实也十分清楚。为说明这一道理,假设你和你的帮手工作技能熟练到每天可制作两双鞋,而你的竞争者和他的帮手每天却只能生产一双鞋。显然,与每天只能制作一双鞋的你的竞争对手相比,在卖掉两双鞋以后,你可以支付你的帮手更多的工资,而且你可以比你的竞争对手赢得更多的利润。
在更复杂的制造企业中,事实也非常清楚,只有以最低的全部支出(包括人力、自然资源和以机器、建筑物形式存在的资本费用)完成企业的工作,才能为工人和雇主带来永久的最大化财富。或者,用另一种方式来说明这个道理:只有在企业的工人和机器的生产率达到了最大,也即,只有当工人和机器的产出达到了最大,才可实现财富的最大化。道理很简单,除非你的工人和机器比其他企业的工人和机器制造出更多的产品,与你的竞争对手相比,否则,你便不能向你的工人支付更多的工资。道理是,你可以比较两家彼此直接竞争的公司哪家公司可以支付更多的工资,用同样的方法,你可以比较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甚至相互竞争的两个国家哪个可支付更多的薪酬。总之,财富最大化只能是生产率最大化的结果。
泰勒用一生的时间所要探讨的问题,恰恰是管理的本质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大程度的产出,也就是如何使生产率最大化。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里面,他清晰地阐述了获得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四条原理:
- 科学划分工作元素
- 员工选择、培训和开发
- 与员工经常沟通
- 管理者与员工应有平等的工作和责任范围
这四条原理,明确地说我们了解,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说,最好的手段就是分工。但是做好了划分工作元素的工作还不够,还需要对于承担分工的员工进行选择、培训和开发,这是第二条。泰勒第一次把员工摆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也是第一次告诉大家劳动效率取决于员工的素质和训练的结果,所以管理者必须和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必须明确两者之间有着清晰的分工和相应的职责,保持了这四条原则,劳动生产率就可以实现最大化。
在此之前管理都是凭经验,只有到了泰勒的时候管理才成为科学。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开始学习管理,但是在那个时候,我们还是把理论归为理论,经验归为经验,没有把管理变成科学。泰勒的贡献不仅仅是把管理变为科学,而是让我们知道,管理之所以可以变为科学在于它可以复制,而经验是没有办法复制的。
我常常听一些企业家讲企业的效率不够了,是不是分析一下该涨工资了?他认为涨工资可以改变劳动效率,可是涨工资与效率没有关系。有些企业家说我的公司效率不够,陈老师你来洗一下脑吧。我洗完了告诉他,还是没用。因为当他的脑袋被洗清楚的时候,他发现真正的原因不是他,是老板分工不明确。如果我们理解泰勒就会知道,效率不够的原因在于管理没有产出,分工不明确、不科学。
这20年来,我们在管理上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也学习了很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同时也不断地寻找可以参照的管理模式,但是我们的效果仍然是不好。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数据:2005年中国500强总量是全球500强总量的8.7%;中国劳动力平均产出只有美国的4.4%;2005年中国家电企业的利润总和只有29.3亿美元,相当于全球IT70强的24位,利润率为2.5%。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在管理当中做了很多很多的投入,但是我们并没有关心它的产出,所以我们的竞争力不够。
当面对这些事实的时候,我们需要回归到管理的本质含义上,才可以保证我们的管理行动是有效的,所以一定要很认真地理解泰勒对于管理的界定,如果我们的劳动效率当中只有美国人的4.4%,我们的GDP再大也会停滞了,因为你没有那么多的钱投,那时候你是没有机会的。
也许我说的还不够,借用德鲁克先生的话:“《科学管理原理》的理论无论在哪里都很适用。生产力成倍地增长,工人的实际收入急剧上升,工作时间减少,工人的体力、精神压力减小。同时,销售收入和利润提高,而产品价格降低了。”正如泰勒本人在书中所说的那样,对那些开始关注科学管理的人们,必须搞清楚三个关键问题:
第一,科学管理与通常的管理的区别在哪里?
第二,为什么科学管理会比其它类型的管理带来更好的结果?
第三,把合适的人选派到领导岗位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如果你已经物色到合适的人选,你敢于授权他去选择管理制度吗?
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对上述问题给予满意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