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公司在一段时间内曾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广告代理商。公司曾设计出一条宣传控制人口的广告,广告画面是一名怀孕的男子,这条同时引发了争议和嫉妒的广告将这个由查尔斯·沙驰(Charles Saatchi)和莫里斯·沙驰(Maurice Saatchi)二人管理的小小广告代理公司推到了闻名全国的地位。此后,他们对于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Natcher)在1979年第一次竞选成功所做的贡献又将公司的名声由本土推向了国际世界。
但是,国际上的认可依然是不够的。沙驰两兄弟决心打造一个国际化的企业。1983年,莫里斯·沙驰读到了一篇刊登于《哈佛商业评论》的关于全球市场发展的著名文章。在这篇文章所含构想的鼓舞下,莫里斯飞越大西洋到美国对这个新学说进行了全面学习。随着盛世公司的内部运营公司向英国、美国,甚至是其他大陆和市场上不断延伸时,这种横跨大西洋的飞行变得更为频繁了。
到了80年代末期,如同两兄弟所设想的,盛世公司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跨行业的市场营销和咨询机构。但公司同时面临的还有严重的金融困难。迫于银行家和股东的压力,沙驰两兄弟放弃了执行控制权,同时,一支新的管理团队也开始着手拆解这个根据两兄弟梦想而构造成的商业帝国。
盛世公司起初拥有在其行业中无法比拟的声誉,同时也拥有一支几乎受到同样钦佩的创造性团队。这些都是这个高度成功的专业服务公司所拥有的特色资产。公司所收购的那些企业本身也都具备了这些相同的资产。公司最大的收购对象,达彼思(Ted Bates)公司,本身就是美国最大最受尊重的广告代理商,它完全不需要再贴上盛世公司的商标。在达彼思公司的市场领域中,它已享有了同样的名声,从来没想过要借盛世公司之名开展业务。国际客户并没有给这家新合并的公司带来业务,相反,因为它们已经代理了互为竞争对手的客户,出于对公司利益冲突的担忧,一些客户流失了。达彼思公司对于盛世公司的价值比任何其他一家公司收购者都要低。盛世公司已经具备了使达彼思公司具有价值的那些要素,但这些要素在盛世公司掌握其所有权之后,价值不是升高而是降低了。
但是在追求国际化的战略目标的驱使下,盛世公司为取得对一些公司的控制权付出了一笔巨额费用。在一段时间内,这种战略的固有弱点被潜在商业收入的增加和在商业热浪衬托下盛世公司股票价格的上涨所掩盖了。最终,当收入停滞不前,热浪渐渐退去,留给公司的只有堆积如山的债务和一堆不值得公司为之付出那么多金钱的被其收购的公司,尽管这些公司本身依然是健全的。
布尔公司的愿望驱使战略失败了,因为它的战略目标是不可实现的。盛世公司的愿望驱使战略也失败了,它的目标虽然是可以实现的,也确实实现了,但对于盛世公司来说,对这种目标的追求并不是明智之举。愿望驱使战略强调公司构想的重要性,而这往往始于对公司使命的陈述声明,并按其理想去构造这样一个公司。盛世公司的战略基础是一个梦想,而不是对公司竞争优势的分析,而且,公司直到崩溃边缘才开始面对市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