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及其历史进程,取决于观察者的眼光和角度。就像很少有人注意到马镫的发明是如何改变人类文明、重构世界版图的,也很少有人会想到互联网成了能把世界变平的“推土机”(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如果从人类使用工具和材料划分时代,可以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一直到信息时代,但我们同样可以指出当中忽略了一个重要时代–橡胶时代。因为有了橡胶,人们坐的车才平稳,物器之间的接触也减少了许多冲撞,橡胶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平稳、和谐的生活状态。所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眼界决定了世界,而非相反。
不用为“集装箱改变世界”这一发现而诧异。没错,一个冷冰冰的铝制或钢制大箱子,它算不上什么重大的发明。但正是这种看似低技术含量的工具最终让全球一体化变成可能,让世界得以变小、变平。集装箱作为现代物流最重要的工具,其地位至今仍然无法替代–哪怕最前沿、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它只不过是扩大了沟通的平台、降低了交易的成本,但具体到货物运输,再宽的带宽也是无法承载这一光荣使命的。还是得靠集装箱,因为它的存在,加速了货物在全球范围的周转,也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别小看这个其貌不扬、沉默寡言的东西,当理论家们信誓旦旦地说着无国界世界的到来,它早已不动声色地成为全球化最有力的幕后推手。
没有人会怀疑集装箱的价值。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就曾给予高度肯定,它说:“集装箱改变了航运的经济规律,并因此改变了全球的贸易流。没有集装箱,不可能有全球化。”可以看看中国的例子。这条巨龙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集装箱的出现。玩具、服装、鞋子、打火机、化工品,“中国制造”已深入人心,且已作为一种方式和理念深刻地改变着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像萨拉•邦焦尔尼在《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中所描述的,如果某一天没有了中国产品,生活会变得多么的混乱、无助和荒诞。没有中国制造,世界将会怎样?类似的疑问,没有集装箱,中国又会怎样?集装箱对于中国这个以制造业出口为主导经济的新兴经济体的改变,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切身体会到的。集装箱运输方式推动了中国制造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成就了中国出口型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产业向中国的转移以及聚集速度。因此,当集装箱成为全球化的助推力的同时,它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力。
当然,仅是从对世界的改变来研究集装箱,未免片面和局限。它的重要性不止于此。正如马克•莱文森在《集装箱改变世界》中,他关注的还有“集装箱化”对商业、文明的进一步影响。例如,集装箱模式将被更多地运用于货物运输,不仅是普通货物,还有那些能源、化工、食品等。集装箱模式也还将进一步延伸到其他运输领域,如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等。据了解,目前发达国家在高速公路运输方面的主流运输装备是厢式半挂车,它可以看成是集装箱的延伸化应用,其运输效率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而中国在陆路运输厢式半挂车方面还刚刚起步,未来空间十分广阔。另外,集装箱所代表的标准化、集成化、组装化等先进的工业化生产方式正在渗透到其他行业,对非物流领域的行业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趋势将势必引起人们的关注以至于最后架构出若干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这其实也就是莱文森以“集装箱改变世界”为题写作的意义所在。在这之前,很少人会去关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因此也就很难真正看到其取得的出人意料的成绩。莱文森的贡献的在于,把集装箱这种平淡无奇的物品至于商业史的显微镜下,放大、再放大,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别开生面、意想不到的历史图景。他以极具精确而不失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集装箱登上历史舞台的前后,以及整个世界而为此改变的因果。它完全有可能是另外一本石破天惊的《世界是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