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家,那是东方概念;工作与生活二元结构,这是西方看法。所以才有三个场所的划分:工作,家庭,社交。可是,当商业活动主导其他一切社会活动时,人们就自然地期待商业组织包含更多的社会功能,例如“家”的安全、保障、关爱功能。顺理成章,在逐渐流行的“成人依附理论”(adult attachment theory)中,东方概念和西方看法走向了融合:在企业要求员工执行生产功能的同时,员工也要求企业满足他们浪漫的心理依附需求。特别是Y世代的员工,他们的工作意愿已不再单一地受经济收入的左右;有意义和有意思的工作才值得他们进行投入和承诺。“和谐企业”也从“路线正确”的口号转为具备实际价值的策略设计方向,因为它同时符合员工和组织的动机,并能为竞争优势服务。“和谐企业”的组合元素之一就是健康的心理依附关系。
起源于英国学者博比(John Bowlby),“成人依附理论”从儿童对抚养者的互动关系中实证推导出成人之间的三种依附类型:(1)安全依附类型。他们愿意依赖他人,并愿意被他人依靠。(2)焦虑抵触型。他们对来自他人的安全、保障、关爱非常在意,如果缺少,就实施强烈报复行为。(3)冷淡回避型。他们拒绝和排斥与他人的亲近关系,不想依赖他人也不想被他人依赖。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心理依赖类型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在工作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后,企业风格与职位特征至少有同等的重要性。有一期《财富》封面文章专题报道了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员工中,能提供工作与生活的连续性和丰富性企业最有吸引力。
作为成人集体人格的代表,企业向员工提供心理依附关系。它隐然流动在合同雇佣关系的背后。当它变昧或被破坏时,企业内部弥漫着暮气。在它的熏染下,策略徒有形式上的活动,没有具体实现的意图。最近的研究显示,卡特彼勒企业中恶劣的劳资关系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其量化的价值损失达5亿美金。在福特汽车危机中出问题的“火石”轮胎也是在工潮期间生产的产品。当企业没有能力提供安全、保障、关爱的感受时,员工希望的依附关系被破坏,从而导致恶质的心理能量,并直接干扰正常的生产。我在中国的调研也显示,精神上对企业的依附情绪有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生产质量的持续。所以,它也符合企业的经济利益。
依附关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它对员工和企业共同的重要性,却让它不能等待自然进化去完善。设计健康的依附关系从哪里开始呢?在博比看来,儿童要求从抚养者那儿感受到安全、保障、关爱。感受来自于互动的特征。它包含了三个方面:(a)是否在附近,(b)可否能接近,(C)亲近的程度。后来的学者证明,类似的依附关系也存在于成人之间。据此,我们有了起始的设计原则:可视——员工需要看得到具体的制度设计;可近——这些制度有明确的使用程序;可亲——在制度和程序的背后流传着生动、感人的故事。把原则付诸实践,企业可以尝试以下的活动:
- 建立正规的内部申诉渠道和保障程序。设置有形的机制会给员工带来安全感和受保护的心理,即使大多数人极少动用它。
- 建立新老员工的“导师”制度,让资深员工“领养”新人,帮助他们尽快克服对陌生环境的恐慌。
- 实施定期反馈方法,让每个人都有表达和被表达的机会。据我做学术调研过程的观测,不同企业的新老员工极其珍惜表达对企业看法的各种机会。
- 实施多种真情关心员工的形式方法,让全体员工从具体事件中体会象征意义。上市公司福建“龙工”号召大家“用心建设未来”,并利用真实的体贴活动传播“心”的象征意义。
阴阳缺失谓之偏毒。在独立的自由个性盛行的时代,能够提供祥和关爱的企业最受新世代员工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