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什么样的工作条件,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回报或报酬会有助于人类心智健康地发展?发展的丰满完整?实际上以不充分的人类动机理论为基础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可以通过接受更高人类需求(包括自我实现的冲动和对最高价值的热爱)的成果对它进行彻底变革。
一个人唯一的对手就是自己的潜能;一个人唯一的失败就是没有达到自己可能实现的目标。在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人都能当国王,因此,必须像国王一样对待。音乐家必须作曲,艺术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作诗,这样最终他才能感到欣慰。能做的就做,我们可以称此为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处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顶点】
背景
亚伯拉罕•马斯洛传出生在纽约,父母是俄国移民,他是七个孩子中的老大。年轻时,他选择(在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心理学,而不去纽约学法律,又违背父母意愿同他的表妹贝莎·古德曼结婚,这些都令其父母大为恼火。
毫无疑问,马斯洛是业内最具影响的人类学家。他声称,从对加拿大艾伯塔省黑脚族印第安人所进行的人类学研究中,自己发现了“我在我们的社会里所看到的几乎同样多的各色人物”。然后,他在工业领域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才成为马萨诸塞州布兰迪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20世纪50年代期间,他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领袖,这是一股“第三思潮”,他希望这股思潮能突破弗洛伊德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之间的界线。他的思想具有原创性,因为它的依据是对正常行为的观察,而不是对行为偏差和精神疾病的观察。
他是作为需求层次的创造者闻名世界,这是一个有关人类动机的思想体系,他当初的出发点并不是要把它专门用于工作场所,可是,经理人们很快看到了马斯洛体系与补偿计划的关联性。
马斯洛被彼得·德鲁克描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但是德鲁克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提出异议,他抱怨自己没有看到“一种需求在满足的过程中有所改变”。他指马斯洛所说的“当一种需求就要满足时,它的回报力加之作为激励手段的力量便迅速缩小”。所以,(现在我们已经很清楚)付给高管们的薪酬永远不足以令他们满足。
马斯洛认为权力主义是一种精神错乱,他说:“权力主义特征是现今折磨人类最严重的一种疾病,比身体疾病要厉害的多……也是所有疾病中传播最广泛的……是传染病……甚至在美国,甚至在这间教室里。”他认为,实现自我的人在观点上是民主的,不是独裁的。
排在需求金字塔顶点的自我实现令大多数马斯洛的追随者着迷。那么什么是自我实现?谁达到了自我实现?马斯洛做了一点解释,列出一些他认为已实现了自我的人:亚伯拉罕·林肯,托马斯·杰斐逊,艾尔伯特·爱因斯坦,埃莉诺·罗斯福,威廉·詹姆斯,艾尔伯特·施威茨,本尼迪克特·斯宾诺莎,奥尔德斯·赫克斯利。此外,还列出他当时做研究时在世的12个未提名的人。
然后他继续讨论这个层次上的人以什么为动机,他声称:这些人追求真理,没有欺诈;追求独特性,不平淡,反对千篇一律;追求圆满,反对不完全性;追求简朴,反对不必要的复杂性;追求趣味性,不冷酷,不缺乏幽默,不单调辛苦;追求自力更生,不依赖别人。
马斯洛在加利福尼亚去世,当时处于半退休状态,之前因为身体不好才搬到加州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