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做轿车梦。几十亿的投资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不向银行贷一分钱,一切代价民营企业自负,不要国家承担风险。请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说话者正是李书福。当时,他正面临一个两难的困局。一方面,他想在汽车制造上疯狂投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他没有汽车生产牌照,这意味着全面扩张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次偶然的机会,主管工业的副总理到李书福的企业考察,在与这位中国工业的最高管理者对话时,李书福说出了上述那段后来流传很广的话。或许出于识英雄重英雄,也或许是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副总理当场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这让李书福彻底放了心。那一年,正值1999年。
这一年对李书福而言意义重大,是他人生的一个分水岭。2年前,李书福投身汽车业,立志要造一部中国品牌、中国技术的汽车出来,而且这辆车还得由他的吉利汽车——一个民营企业造出来。甚至他更大的目标在于吉利一定要成为一个不断发展中的中国的汽车公司,要立足于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的跨国汽车巨头公司之列。对此,他曾扬言:“让吉利的车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外国车走遍全中国。”虽然豪气云天,但造车毕竟不是吹牛,更不是赌气,说说是没用的。当时的产业环境,对李书福来说除了不利还是不利。在李书福决定要做汽车的时候,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被大众、通用、标致、丰田等跨国巨头“瓜分殆尽”。他们各自带着他们的中国合作者,对中国迅速成长的汽车市场指指点点,以车型、价格和区域细分着这个市场。而李书福这边,在一没足够资金、二没技术经验、三没合法权限的情况下,说干就干起来了,而且动静还不小,一上场就是“做中国最便宜的汽车”。很多人认为李书福一定是“疯”了,要不然他怎么会放着已有的企业不做,衣食无忧的生活不享(那时他已经是上亿身价了),却来趟这摊浑水,除了“疯”,实在找不到一个更合适的理由了。2年后,李书福的吉利竟越做越大,越做越好,不仅造汽车,而且还办大学、玩足球、搞投资,而李书福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一下子变得好了起来:政府支持接二连三;各种各样的荣誉、奖励接连不断;甚至一向称李书福为“狂人”的传媒,也在一夜之间变了脸,纷纷改口尊称他为“汽车业的民族英雄”……如果说,李书福当年决定造车是在跟自己赌、跟市场赌、跟未来赌,那么至少从现在来看,他赌赢了,他就是一个赢家。
成者王,败者寇。虽然听起来很残酷,但你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市场的游戏规则。如果你阅读完《汽车“疯子”李书福》,这个感觉便会愈发强烈。看过李书福故事的人都知道,李书福的家乡台州,在当时的浙江是一个十分偏远的山区。除了人多地少之外,也没有多少工业。李书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农民出身,没念过多少书,早早地就混迹社会,为生计奔波。就是这样一个环境,培养了李书福头脑灵活、胆识过人、能吃苦耐劳、市场嗅觉灵敏的商人的基因。正如我们看到的,当中国改革开放出现巨大需求的时候,他在台州做照相机生意;20世纪80年代,全国出现家用电器热的时候,他在做冰箱;1989年中国因那场风波而出现市场经济萎靡的时候,他和很多小企业主一样,把自己辛苦创业的冰箱厂交给了政府;90年代,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同时出现了建房热的时候,他在做建材;再晚一些,当中国开始着手解决交通问题的时候,他开始做摩托车;现在,当中国明显出现汽车热的时候,他开始造汽车了。李书福,这个名字似乎在冥冥中也给他带来福气,让他踩对了中国市场经济的每一个点。在中国,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上了什么也就对了,像李书福那样踩对市场节奏的人大多都成功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李书福当年放下一切,进入汽车业并不是昏头了、疯癫了,而是看准了家用汽车时代的到来,他要趁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历史很容易记住第一,第一个人、第一件事、第一次创举……不论吉利今后会怎样,也不论李书福是否能一如既往再创辉煌,在中国的历史上将永远留下一段记录:“1997年,吉利汽车成立。它是中国第一个成批量、大规模生产轿车的民营汽车制造公司……”仅凭这一点,李书福就够了,因为他用他的行动创造了历史,而此时,他的造车梦想也逐步逼近现实。在李书福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来自典型的农民企业家,以他过人的勇气和决心,在最不可能幸存的领地中活生生地杀出一条血路,并大步迈了过去。就这样,在中国商业界,李书福是一种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的最大动力恰恰来源于一个人的专注、偏执甚至是疯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