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营销管理学书籍《三张嘴传天下》之前,我对口碑营销的系统认识主要来自马克•休斯的《口碑营销》。马克·休斯是美国资深营销专家,特别在口碑营销方面颇有建 树,被称为“口碑营销大师”。通过阅读《口碑营销》,我纠正了对口碑营销惯有的看法,例如,我坚持认为口碑营销虽好,但要做好它却很难,因此成功的口碑营 销往往被视为偶然发生的事,至少,谁碰到它谁走运。但马克·休斯从来不这么觉得,他指出:“口碑营销的诀窍在于有条不紊、讲究方法地使人们谈论你的品牌, 使媒体报道你的品牌……口碑营销并不是赶时髦的减肥热潮,而是好比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又如,我一度认为口碑营销斯可遇不可求的,它没有什么门门道道, 一二三四,就像《疯狂的石头》的例子,恐怕连制片人、宣传方事先都不曾料到自己的电影会这么火,所以,我过去的观点是,口碑营销往往是无为而为、自然而然 的结果,无法事先作出一个系统而周全的安排。然而,马克·休斯指出口碑营销其实是有章可循的,根据他的总结,口碑营销包括六个秘诀,它们是:启动六个口碑 按键(禁忌、不寻常的事物、大胆新奇的事物、逗趣的事物、引人注目的事物、秘密,它们都是人们乐于谈论的话题);吸引媒体报道;广告必须能吸引注意;攀登 口碑珠峰;发掘创意;监督产品。这六个秘诀并非前后逐一递进的,而是互动、联系、统一的。至此,我对口碑营销的认识从原先的想当然转变到如今的新观念: “口碑营销需要的不是财力取胜,而是智力取胜”。
因为有了认识上的拓展,我对《三张嘴传天下》便有了更多的期望和诉求。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所写的“口碑营销新艺术”,里面总是应该多一些创见和新意,少一些陈芝麻滥调吧。那么,它究竟说了些什么呢?
这本书告诉我们:第一,口碑只有在普通人之间传递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第二,很多人之所以愿意参与口碑,是因为他们要去帮助其他人作出一个好 的决定;第三,口碑并不是随着某种营销活动就会立刻产生的;第四,对于既有品牌来说,最有影响力的沟通者绝对不是你所期待的那种人;第五,口碑是可调节的 和可控制的,而且毫发无损;第六,负面效应也可能产生极为神奇的,甚至是戏剧性的正面效果;第七,半数的负面口碑并非由产品质量或服务缺陷造成的,而是由 来自感觉受到不公正对待顾客造成的;第八,只有故事才能缔造产品信任度。
上述八个要点跟一般口碑营销类图书不同。如果说后者更侧重口碑营销方法论的探讨,是事前的理论建构,是系统的策略指导,那么《三张嘴传天下》则更多 是见招拆招,是经验式的总结,是事后的深刻反思,是对定论的纠正修补。所以,我们从该书中不一定能读出如何开展口碑营销的步骤和程序,事实上,它更像是一 本关于口碑营销实践后的心得笔记,记录的正是在口碑营销中常常容易忽略、困惑甚至茫然无措的一些问题。就像第一点和第四点,人们通常以为口碑营销如果能通 过有影响力的大人物或者那种重度忠诚者来推动,一定会事半功倍。但该书传达的却是只有普通大众参与,才能把口碑传得真切、真实、真情,营销也就因此越广泛 越有效。这一种认识跟《引爆点》(又译《引爆流行》)中提到的“个人人物规则”略有不同,后者讲究若干关键人物来引领潮流,而《三张嘴传天下》则更强调平 民色彩,毕竟口碑是群众给的,用某广告语言来说:“我只相信群众!”
另外,像第六、第七点说的负面效果对销售的影响,也是一般口碑营销类图书所不多见的。按照本书的观点,负面口碑也应该是策划的一部分,因为适当量的 负面信息存在,这样会使正面效果显得更突出,从而使整个口碑以更真实的形态存在。对此,书里举了苹果iPod的例子。其实,iPod一开始也不是尽善尽美 的,有很多瑕疵,如iPod电池一旦损坏,市场就没有可替换的电池,唯一的选择只有再买一个新的iPod。对iPod来说,这个负面消息无疑是致命性的, 然而,恰恰是这种坏消息,当有人把它制作成一部视频短片放到网上后,引来的却是更多人的关注,更多人的品头论足,它业已成为茶余饭后的一种谈资,一个热点 话题。就在这个时候,苹果适时推出补救方案和优惠措施,在顺利解决企业困境的同时也赢得了市场和用户的一致好评。这就是负面效果成就口碑营销的典型个案。
需要补充的是,本书的作者戴夫·巴尔特和约翰·巴特曼,两位都来头不小。前者早年创办了“蜂探”公司,现该公司已被誉为口碑营销公司的鼻祖,曾被列 为《福布斯》、《快速公司》及《纽约时代周刊》的封面故事;后者曾长期关注消费市场的发展,著有《消费升级》、《真实男孩》和《顾客要买什么》等畅销书。 两个人,一个实践,一个学院,既保证了本书经验案例的一手,也保障了全文观点思想的深刻。特别是作者的那句“再也不是‘营销’犬摇晃着‘口碑’尾巴了,不 是那样的,事实上是‘口碑’这条忙碌的巨尾开始晃动,并主宰起‘营销’这条小贵妇犬了”,若细细品读它,还会有更大的内涵等着我们去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