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我的基本管理思想可以归纳为:主要是减少变异。
我觉得我是1950年在日本唯一相信自己预言的人,我当时的预言是:五年后,全世界的制造商都会强烈要求保护(免受日本进口货的攻击)。实际上四年后他们就开始了。
背景
W•爱德华兹·戴明是一位物理学家和统计学家,在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他将不为人知的美国数学家沃尔特.休哈特的思想应用于商务过程。戴明后来说休哈特具有“制造困难的超人能力”,他的发现总是需要人解释。最令人惊讶的是戴明最初没有在自己的本土美国做此事,而是在日本。
戴明出生在美国的爱荷华州,在其祖父的养鸡场里过童年,1939年进入美国普查局任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派往日本为在那里进行的人口普查提供咨询,此后他继续留在日本指导商人将质量元素注入制造业,当时日本因其制造的劣质产品在西方世界臭名昭著。20世纪70年代末期出现角色颠倒:日本制造优质产品,而美国的汽车工业发生危机,质量的领袖是可口可乐和麦当劳。
当时美国人得以慰藉的是:他们发现日本质量奇迹的被后竟然有两个很少为人所知的美国人——约瑟夫·摩西·胡安和W.爱德华兹·戴明。胡安是一名电气工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到日本指导中层经理人进行质量管理。胡安侧重研究质量中的人际关系,而戴明的方法则表明所有的业务工序都会因为统计变异而造成质量损失。他认为管理造成了85%的变异现象。所以他的主要建议是:减少变异,提高质量。
戴明所采用的方法是基于日本国外闻名的“质量圈/质量管理小组”,在日本国内被称作“戴明圈”。这些圈子由一组组的工人组成,他们设法分四个阶段改进自己负责的工序,首先是计划,其次是计划的实施,然后,检查与预期结果的差异,最后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至今,日本的制造业每年都向质量表现特别突出的企业授予一种享有声望的奖项,叫做“戴明奖”。
回到美国后,戴明受到人们的赞扬,90岁之前一直在全国各地组织研讨会。包括福特汽车公司在内的几个美国大企业后来都认为是戴明改进了他们的产品质量,并使他们增加了收益。多年里,他把自己对经理人的建议归纳为“14点”,从与质量有关的项目,如“停止依赖批量检验,从一开始就要把好产品的质量关”;到与人有关的问题,如“消除障碍,以工艺为荣”。
戴明做人低调,喜欢音乐,喜欢参加合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