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坦森是哈佛商学院的学者,高高的个子,言语温和,信奉摩门教,仅靠管理学畅销书籍《创新者的困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一本书突然出名,书的副标题包含其精华:当新技术导致大企业垮台的时候。人们对书的喜爱程度说明克里斯坦森正确地指出了一个当时(1997年,科网热的早期)很多经理人都能认清的问题,即在客户不知道的情况下如何发现突破性技术。
管理者学习投资最紧俏的产品和服务,然而,有些最引人注目的技术创新却来自最初市场上并无太大需求的产品。克里斯坦森以移动电话、数码摄影和网络销售为例。
书的核心部分是克里斯坦森对两种创新技术所做的区别,第一种他称之为持续性技术,只能改进现存的产品和服务;第二种是破坏性技术,它们能彻底改变一个市场或企业的性质。持续性技术能改进光盘的质量,而破坏性技术能产生音乐播放器和进行数码音频下载。
克里斯坦森在1995年《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一篇文章中首次使用“破坏性技术”一词,此后该词很快成为每个有抱负的经理人的常用词。像数码摄像一类的技术会以一种侧翼运动形式出现,因此几乎能击倒具有柯达规模和寿命的公司(因为它非常效忠老技术),为避免此现象的发生,经理人继续寻找破坏性技术以及初期能庇护此类技术的刚刚启动的小型公司。例如,银行担心任何自动取款机的升级和一次广告预算可能提供它们认为只能分布在成千上万英亩黄金地段的所有服务。
在第二部作品《创新者的解决办法》(The Innovator’s Solution)一书中,克里斯坦森将破坏性技术一词换成“破坏性创新”,因为在这些情况下具有破坏性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在企业环境中运用技术的方式,即创新本身。
克里斯坦森曾两次在一年内(1995年和2001年)获得《哈佛商业评论》麦肯锡最佳文章奖。他出生在犹他州的盐湖城,1971至1973年期间代表摩门教会在韩国传教。他会讲韩语,并发表一篇有关自己信仰的文章,题为“我为什么相信”。他还是一位热心的童子军团长,五个孩子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