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法则论述了有效工作的方式不是无限制地用人,你只要用几个擅长的人就完全可以解决问题,在其指导下组织的效率会得到提高。
三十年前,帕金森法则通过深入研究传统的英国政治和经济出版了一本书,名为《帕金森法则》。这是一本包含了他对人们在工作中灵活和幽默的做法的描述。这些明智的想法经常能博得英国和美国管理者的喜爱,而且让每一个看过这本书的人都忍俊不禁。他给美国商业团体演讲,他去拜访大学的教授,并且获得了许多名誉上的学位,其中包括马里兰大学的法律博士的学位。
他的聪明和智慧的结晶便是《帕金森法则》。“工作要想成功,要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为了使大家对这种管理方法有个初步的认识,他举例子来阐述:
为了送给自己的侄女一张明信片,一位老妇人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她花了一个小时用来找卡片,花了一个小时找眼镜,花了半个小时找侄女的地址,花了一个小时零一刻钟的时间来写明信片,花了二十分钟决定要不要带伞去邮局。
帕金森法则指出,占用一个忙人的三分钟的时间,就相当于使一个人在疑惑、担心中疲倦地工作一整天。帕金森法则并不愿意指出那些让人感到难为情的细节,在他的法则里,对一些潜在的因素做了深入的分析。他觉得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 管理者总是一味地增加下属,而不是竞争者。
- 管理者提拔另外一个人去做原来的工作。
他假想了一个工作压力很大的管理者,不管他是不是想办法恢复气力,调整自己的状态,或者幻想着自己没有问题,他必须要找到使他体力和精力下降的原因。帕金森法则指出:对于中年人来说,工作较长的时间会感到疲倦是很正常的事,对于这种现象不要太介意。下面给出一些可行的补救方法:
- 他会辞职。
- 他会找一些合作伙伴承担一部分重担。
- 他会让一两个下属帮助他们做一些事情。
帕金森法则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的管理者都会选择第三种方法来缓解自己工作方面的压力;采用这种方法的弊端就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助手,但是他们却不会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可能发生的事是:七个人做原来一个人的工作,但每个人都做同样的工作,对每个人来说工作压力还是没有被缓解,都会感到很累,因为每个人都很卖命地工作。
在部门或公司分配、组织、重组或雇佣助手时,帕金森法则原则是很有用的。在工作中制定时间表、分派任务和规定工作的最后期限时,帕金森法则原则也是很有用的。
案例:
- 菲利斯是一名管理者,她对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十分敏感,而且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一个新的员工对工作非常尽职,你让他做的会议报告他会按时放在你的办公桌上,并且质量很高。如果你说这个报告必须在两天内完成,对一个员工来说时间已经很紧了,可是令人惊奇的是,他从不会超过最后期限,往往会提前完成,而且报告做得令人十分满意。这是为什么呢?菲利斯对这个问题也十分关心。这就是提拔一个下属所带来的好处,他们的工作热情会很高,效率也很高。
- 另外一个例子则和上面的相反。部门经理哈里让六个人一起整理这个季度的清货单。他急着想得出结果,所以加派了人手。可是令他失望的是,他们依然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项工作,而且这季度的货单比上季度的减少了百分之十。虽然劳动力增加了一倍,但是工作效率却没有提高。这就是盲目提拔下属带来的弊端。
有些管理者说,帕金森法则只是一种纯粹的科学理论,在现在注重实践的商业中,它是不适用的。但是另外一些管理者却十分欣赏帕金森法则,他们觉得它可以给公司带来效益。下面就给出在工作中合理使用帕金森法则的步骤:
- 像接受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一样接受这个法则。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业务的增多,员工的人数肯定会逐渐增加的。所以管理者一定要有主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只看到眼前的事情。从表面上看,有些工作目前似乎很需要人手,于是就盲目的增加人手,可是过后就会发现,这些被提拔的员工给公司带来的损失要比利益多,这就需要管理者有清醒的头脑,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
- 要学会使用这个有用的法则。一个愤世嫉俗的管理者会十分不满,“如果我不抱怨压力太重,别人还以为我没有能力,我也会怀疑我自己是不是得了帕金森法则综合症。”这里有一则某位管理者的规定:每六个月我就会检查一下公司里每个员工的工作情况,对我分配的任务他们完成的程度;也要查看一下货物的交付情况和原料的购买是否匹配。我会比较不同时期相同因素所带来的效益,如果有什么不妥,我会采取措施,调解工作的分配、任务的安排。
- 采取紧缩政策。另一位管理者试图评估已经完成的工作和公司里每个人的表现。他说,用帕金森法则要有技巧,不能纸上谈兵,生搬硬套。一般来说,只有极少数的员工会偷懒,大家都会很认真地工作,按时完成任务。但是如果发现有人不认真工作还是应该指出的。不过有时候员工有点事情也是情理中的,是可以谅解的。实际的问题是看他们平时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有多少,是不是在集中精力工作,而不是在消磨时间,消磨功夫。整天游手好闲,做些没有意义的事和勤勤恳恳地工作,二者的表现是不同的,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善于发现,能够看出事情的原委。
- 测试。如果怀疑自己的下属有偷懒的行为,怎样才能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测试是最好的方法。如果有一种新的工作方法的实施或者有新的机器设备的投入使用,可以借此机会对员工进行测试。看他们在新的工作中的表现,对比他们平时的表现,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出结论,就会知道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确。
另外一方面就是对员工的劝告。在一些公司里,工作合同对经理的权力都有限制。但是在一些非正式的或没有注册的私人公司,经理似乎有很大的权力。员工要学会反对一些公司对时间的不合理的安排。紧凑的工作程序的安排,是工作的需要,但是对于超限度地工作,员工应该要求公司做出改革,不能逆来顺受,即使自己已经超负荷了,公司要求的工作也很难按时完成,就不能承受减工资或受批评。
老一辈经营者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它告诉我们怎样制定可行的工作程序;怎样合理地雇佣劳动力而不至于浪费或不够用;什么样的工作计划才能被员工们所接受;什么样的人是做事认真和有工作能力的员工。懒惰的人确实会使人感到不满和无聊,和这种人一起工作会没有热情,没有意思,时间长了,整个部门都会失去工作的动力,每个人都在应付了事,工作没有效率。因此,主管在用人和提拔员工时要有所限度,要考虑周到,否则会弄巧成拙,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