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职场人士都想了解上司的真实心理,如果清楚了上司的想法,则会更有效地做事,职位也会更加稳固。因此很多人都会去琢磨上司的想法。大家会聚在一起讨论上司的意图,胆大的职员会直接找上司聊聊。
但关键是,即使知道了上司的心思也只完成了百分之二十,其他更重要的事是什么呢?
其实,最重要的不是“上司的意图是什么”,而是“怎么应对上司的心思”。
摸清上司的心思和知道应对方法完全不同。也许很多人会问“知道了心思不就知道应对方法了吗?”其实并不那么简单。有时候,即便你知道了也要装作不知道。
曹操的谋士杨修,在读懂别人心思方面相当出色,尤其是看透曹操的“读心术”,可以说是杨修的独门绝技。
但最终,杨修的能力却给他带来了悲惨的结局。我们所熟悉的“鸡肋的故事”,主人公就是杨修。虽然看透了上司的意图,却应对失当,因此,应对上司的心思比读懂上司的心思更为重要。
以下我们就杨修的例子仔细进行分析。
曹操吩咐部下修建花园,建筑完工后,前来视察的曹操停在了院门前,随后在门上写个“活”字便离开了。曹操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地留墨,其中的含义令人费解,于是人们询问聪明过人的杨修,杨修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主公是说这扇门过于宽敞。门上加个‘活’不就是‘阔’吗?”
还有一次,曹操收到了北方驻守武将进贡的用羊奶做的酥(与现在所谓的奶酪差不多)。曹操接到此礼物,十分高兴,在盒子上面写到“一盒酥”后离开,随后杨修把酥分给了周围的人。
“上面不是写着一人一口酥吗?这是丞相对大家的心意。”
曹操却因此开始讨厌杨修,因为杨修猜透了自己的心思,并故意卖弄。
而杨修的致命失误来自“鸡肋”事件。
在汉中进行战斗时,曹军陷入困境,战斗没有取得任何成效,但如果撤退则会丢了面子。进退两难的曹操看到了晚饭中的鸡肋,于是就把当天晚上的暗号定为“鸡肋”,大概觉得自己的处境就像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一样。
听到此事的杨修再次做出自以为是的反应,虽然读匿了曹操的心思,但问题是他过于卖弄聪明了,他叫士兵们收拾行李准备撤退。
听到杨修的话,夏侯悼等将领也开始收拾行李。消息传到曹操的耳中,暴怒的曹操以传播谣言的罪名砍下了杨修的脑袋。
杨修虽然很快读懂了曹操的心思,但他把注意力只集中在“上司的心思”上,并没有考虑“如何应对”,因此遭致悲惨的下场。
而曹操的另一个谋士郭嘉,没有像杨修一样犯下愚蠢的错误,他知道怎样洞察上司的意图,并能够巧妙应对,聪明解决了“麦田事件”中曹操尴尬的处境。
讨伐张绣时,曹操传下命令:
“现在是秋收的时候,有踩踏麦田者格杀勿论。”
但命令发布不久,曹操的坐骑因受惊跑进了麦田,踩倒了一大片庄稼,当时的情形相当尴尬,郭嘉为给曹操解围说:
“丞相是率领大军的人物,如果您死了谁来带领大家?《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说,丞相岂可自罚?”机敏的反应消除了曹操的尴尬。
所以懂得“上司的心思”不是最重要的,如何应对才是关键。
事实上,上司的心思也差不多。只有适时出现能够帮助上司的人,上司自己才能找到事情的转机,“麦田事件”中的曹操也一样,当他不知所措之时,郭嘉站出来轻松地帮助曹操化解了尴尬。
郭嘉既保护了曹操,又提出了解决此事的方法。曹操依言剪下自己的头发代替脑袋,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曹操继续带领军队前行。
杨修和郭嘉的差别是什么?就是如何采取正确的行动。两个人都读懂了上司的意图,但采取的行动截然不同。曹操虽有“鸡肋”之意,但并不想动摇军心,所以不能以为摸清上司的心思就贸然行事。具有惊人的才智和天生的洞察力的杨修,得到如此下场是因为代主行事。
上司决定行动的界限,如果部下超出那个界限,上司当然会反感。
部下采取行动时,一定要理解上司发出的信号,不论是使眼色,或是密室里的会议,又或是直接地命令。没有默契,是不能获得上司的青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