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合理的目标并非想象中那么难。首先,我们要习惯“结论式思考”。不管你要做什么,都先问自己一句:“我真正想要的结果是什么?”当你有了一个具体的目标来指引你的大方向,就会减少你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可能性了。
所谓的结论式思考只是给你提供一个方向,让你的行动更有指向性,并不是叫你只考虑结果而不考虑过程。你一定要分清两者的区别,因为现在有很多人鼓吹一切看结果,以成败论英雄,这对你的身心状态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即使如此,一个好的结果还是能起到很大作用的。大脑在一定程度上会根据结果来重组我们的记忆,以此来操纵我们当时的感受。即使过程很痛苦,如果最后的结果还不错的话,那我们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痛苦感就没有当时那么强烈,有的时候我们还会说,这段痛苦的经历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反过来也一样,如果结果很糟糕,那你对这段经历的解释也会更消极,不管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多少快乐的事情也没有用,因为大脑会认为那是没有意义的信息而把它们彻底抹消掉。
如果你和你的女朋友去旅游了一个月,期间有些事情不像你们想象中那么顺利,你们还吵了几次架。到了旅行的最后,你向她求婚了,然后你们结婚了,那不管她什么时候回忆起这段旅行,都会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浪漫、非常完美的旅行,那些不愉快的经历不是被消除了,就是被赋予了积极的意义。
如果你能够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并真正获得它的话,那就能更乐观、更积极地去达成下一个目标。
当然,很多人会因为压力的关系无法进行结论式思考,比如说有时间压力,或者有人对你施压。你的压力承受能力越低,就越容易被当时的环境或者气氛所影响。如果你处在一个很大的压力之下,就更容易失去自己的判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变得随波逐流。基本上900/0以上的骗术都是基于这个原理,去营造一个很紧急的场景。这就是为什么即使这个骗局漏洞百出,还是会有很多人上当。这时,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目标,还需要良好的抗压能力和情绪管控能力。
只是拥有目标并不能帮助我们最终达成目标。在找到我们真正的目标之后,还需要通过一系列后续步骤来帮助它实现。那么,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首先,把目标清楚地列出来。
不要把目标留在你的脑子里,而是用白纸黑字写下来。用文字把目标书写出来会对你自己产生积极的影响,经常看一看则可以加强你的大脑和目标之间的神经联结。
有些人会说,我不知道写些什么才好。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我不知道写了对不对。其实,你一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只是不敢写下来罢了。
我经常会让人们做一个练习,叫做“五年后的自己”。简单来说,就是让你写出自己在五年之后是什么样的。毫不令我意外的是,和成人比起来,年纪小的孩子们更敢写——我并不是赞叹孩子们写得有多夸张,而是感叹他们犹豫的时间更少。我有一次作为社工为30多位初中生做了一次辅导,在做到这个练习时,他们根本就是毫不犹豫地表达出未来的自己。可见,要写下自己的目标并没有那么困难,我们只是一时丧失了这项能力罢了。
其次,把你的目标告诉所有人。
在我身边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我拥有一些朋友急需的资源或是人脉,但直到整件事情结束,我都不知道他们需要这些资源和人脉。人都爱以己度人,所以会习惯性地认为自己紧缺的资源别人也同样紧缺。实际情况往往相反,很有可能别人手上有很多他自己用不上的资源,却是你所急需的。你不说,别人就不会知道。
但千万不要搞错分享的内容——请你告诉你的朋友你为什么决定达成这些目标以及打算如何达成这些目标,但不要去详细描述达成目标后的细节和成就感。近年来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各项研究都明确表明:我们的大脑是很粗心的,当你详细描述达成目标后的细节和成就感时,它极有可能会误以为你已经达成了目标,从而消弱你的行动力。
再次,接受良性压力。
当我们看着自己那些目标的时候,一开始都会很兴奋。等兴奋的感觉过去了,很多人就会感受到压力,甚至是有些担心。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你不能退缩,更不能逃避。很多人觉得这些压力、担心是不对的,他们觉得成功者应该是勇敢的、乐观的,不应该有这些负面的感觉。
但事实恰恰相反——正因为你真的想要去完成它们,你才会本能地感觉到你需要去努力,需要去行动,于是才产生了压力。如果你感受到了这种压力,那其实是好事。如果你内心并不认为自己能达到那个目标,没有想过怎么去行动,那就不会有不安,只会有快感:“啊,如果这能成真,那就太棒了!”
最后,定期反省。
很多人把目标设得很远、很大,却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差了十万八千里,还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出现的偏差。问题出在哪里呢?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定期地反省。
我们很容易就会被周围的事物所影响,做出的判断多少会有些误差。一开始,这些误差都很小,但如果我们不去管它们,迟早会积累成不可挽回的失误。在这件事上,已故的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方法。他说:“每天早上我都会问自己,如果这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那我还会不会去做这件事?如果一连有好几天都是‘否’,那我就该换一件事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