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高位的人,不但压力大,而且经常不被人理解。所以,不仅能出色地完成工作,还且能体谅上司苦衷的下属,会得到上司发自内心的感激。因此,如同职员需要人性化管理一样,上司也需要进行感性的关怀,对其的理解和赞美是必不可少的。
但赞美上司一定要把握分寸。一旦处理不好,就会被误认为“拍马屁”,如果因此而被同事排挤,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一定要把握好赞美的技巧和时机。
有效的方法就是怀着真心去赞美。赞美和阿谀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真心和品位”。
《三国演义》中记载了一个典型的“有品位的赞美”的故事。刘备在成为蜀王之前,刘璋管理着这个地方。刘璋手下的谋士法正,觉得自己的主公成不了大事,刘璋不是自己建立的基业,而是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由于他性情懦弱,在各路豪强的每斗中将难以生存,蜀地早晚会落入他人之手。
因此,法正跟刘璋手下的张松、孟达一起计划着把蜀地献给刘备。但在这样做之前,法正打算与刘备面谈一次。
在前往刘备驻地的路上,法正的心情并不轻松。客观上来讲,他是背主弃义;但为了蜀地必须做出抉择。而且他不知道刘备会有怎样的打算,如果被刘备误认为欺骗,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刘备面前该怎样说话才能准确传达自己的心意?如果仅是强调旧主无能,希望投靠刘备的话,难免被人轻视,留下不忠不义的印象。如果故作清高,又无法打动刘备。所以,法正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用赞扬策略。
“良驹见到伯乐才会鸣叫,猛士见到明主才会拼命。”
法正将刘备称作是出色的伯乐,是明主。而自己当然就是辅助明主的干里马。法正表示愿意追随效命,当然是因为遇到了刘备这样的明主。法正传递出“您是出色的主公,我是愿意卖命的谋士”的意思。刘备听到此话欣然接受建议,最终也谋得立足之地。
有品位的赞美,指的是赞扬对方的同时不贬低自己。
除了父母对自己孩子的赞美外,所有的赞美背后都隐含着当事者的标准。我们一般赞美别人做了自己不会做的事情,其实赞美的标准一直是自己,即赞美是与自己比较后,觉得对方了不起。
如果是直接否定了自己或者过分贬低自己,那么赞美就不能说是真心的,我们会称之为“阿谀”,阿谀的人只会说“你是最棒的”。
有品位的赞美、真心的赞美一般都隐含着“我”的存在。不贬低自己的同时,赞美别人才是真正的赞美。
也正是因为这个理由,有品位的赞扬才会有效果,而没有品位的阿谀只能受到周围的指责,并贬低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