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分析现在是一门大生意,因为大家认为它能够让业务更精准、业绩更亮眼,因此先进分析与大数据等等领域已经引发一场购买热潮。
根据我们最近的CMO调查发现,目前的企业大致会将营销预算的6.7%投入先进分析,未来三年可能升高至11.1%。而根据科技媒体VentureBeat最近的报告,各品牌也计划在未来三年间将分析相关支出大幅上调73%,而强调资料分析的相关公司在今年也已得到超过10亿美元投资。此外,营销科技长部落格(Chief Marketing Technologist Blog)的作者史考特.布林克(Scott Brinker)也预测,光在今年,营销科技公司的数目就会翻倍来到接近2,000家。
令人不解的是,虽然已有大量资金投入分析这个领域,但究竟分析带来的效果如何,却少有人着墨。到头来,分析是否有效可以简化成两个问题:营销分析是否真的提升了利润或是投资报酬率(ROI)?采用营销分析的公司,运作效益是否确实较高?
我们的CMO调查,就是希望能回答包括以上两个的种种问题。虽然营销分析能带来正面效益大概已经不是新闻,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量化其效果,以便让人判断该如何投资、使用分析技术。我们建立了一套测量指标,反映各公司如何在11项不同领域中运用营销分析,从顾客获取(customer acquisition)到多管道营销不一而足。在这所有公司当中,这种「运用指标」的平均值为2.9(标准差 = 3.22)。而为了知道营销分析的效果如何,我们将每家公司的运用指标与其去年呈报的利润增减及营销ROI比较,再比较所有公司的状况。
结果显示,只要多一个单位开始运用营销分析(也就是将营销分析再多运用到一个领域),就会使利润上升0.39%。这也代表,只要有三个「单位」采用营销分析,就能让利润上升超过1%。至于对营销ROI来说,上升的数字则是0.61%。这样「运用指标」在两者都得到了正面且显著的效益,即使控制住营销分析支出、产品与服务的差异、B2C和B2B的差异,结果仍然正面。
这项调查也请营销主管提出他们在哪些领域运用了营销分析、以做出更佳的决定。下表显示的是营销分析在不同营销策略及战术领域的使用率,可以见得还有许多改进的空间。里面,大家最常使用「顾客获取」这项分析(36.6%),也是唯一超过1/3公司使用的分析项目。由此可见,虽然营销分析对于利润、ROI都可能大有助益,但现在运用的情形却是低得出奇。
企业该如何投资营销分析,才能取得更高效益?这次调查得到的经验和结果有三大重点:
1.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一项重要问题是,即使从分析营销取得重要见解,这些见解也无法传达给真正能够发挥影响力的人。麦肯锡最近对于一项美国全国广告主协会(ANA)调查的分析就指出,只有10%的受访者相信自己取得关于消费者行为的见解之后,能够有效传达给企业以改进绩效。我们发现,企业如果能把重点放在「执行」、而不只是「取得」这些见解,就能得到最大的成功。要有效达到这个效果,就必须与真正的决策者合作(可能是那些「长字辈」的人,也可能是第一线员工),找出究竟需要哪些见解,好让分析更为聚焦。这也代表提出见解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容易运用执行,例如应使用简单的语言、一看就懂的图形,而且开门见山直指重点。
2. 发展、传达各项分析和见解时,一边是实际的业务执行者、另一边则是专注在问题上的资料分析员,需要充分授权处理及沟通,而情况常常十分复杂,很可能会沟通错误、误解、白费心力。企业应该考虑聘用一些员工专门解读分析结果,成为两边的桥梁。这些人应该要对至少两个领域都有足够的知识,能够有效在两方之间沟通。举例来说,分析谘询顾问的角色,就是在专业资料分析师和专业商业决策者两者之间搭起桥梁。
3. 我们发现,如果对于使用营销分析太过热情,常常会造成「抹花生酱」的情境:企业就是希望能彻底涵盖每个角落,但结果就是很难明确订出使用营销分析应有的目标,难以确定该怎样才能聚焦、做好,也很难将企业已经学到的经验应用到全公司上下。我们建议,一开始应该只把分析放到1-2个新的营销活动上。而要决定哪些活动最能得益于分析方面的投资时,考量点应该包括预期的财务效益、投资程度、推动执行改变的所需时间、与商业策略的配合程度、对于顾客观感的影响、风险、内部能力,以及可能的阻碍。先将现有的营销活动能力制作成热点图(heat map),再与业界龙头比较,就有助于理解该强调哪些项目。
营销分析能够实质有益于企业成长,但如果企业不知道如何善用,最后也不过就是多一笔花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