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回哈佛与学生见面的短片,在回答学生提问的精彩过程中,四个字让我印象深刻,就是“独立思考”。两位商界巨人都多次提到这四个字,并强调其重要性,还介绍他们是如何坚持独立思考的。
无独有偶,我在一个国内企业界成功人士的聚会中,也感受到了大家相近的成功体验,虽然他们没有明确提到独立思考,但背后的逻辑是相同的。如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先生,在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时将竞争力定义为做生意的本事,而将商业模式定义为做生意的方式,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且认为创新是商业模式的核心,商业模式一定要与众不同,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思路和能力,这里创新和与众不同都应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他以自身企业为例介绍道,万达做商业地产,并没有受常规思维影响,惧怕闹市区地价高、投资大,而是战略性地考虑到土地资源会逐步减少,从而出现资源危机,因此要设法占有优质资源,特别是具有升值潜力的闹市区土地资源;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现金流支撑,哪怕是黄金地段,价格再高也不怕,只要有现金流保障,长期一定会升值;而要得到现金流,商业是重要领域,利用商业现金流保障资源占有,一方面可以获得租金,另一方面可以得到资源升值收益。也正是这一商业模式成就了万达!
因此,在探索和确定商业模式时,一定要不唯上、不唯名、不唯专、不从众,这本质就是独立思考。
王总还举例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一个朋友看到上海白领一族中午饭难以解决,遂想进入盒饭领域,但进入后发现,实际上市场竞争激烈,深深体会到要生存必须有独特的商业模式。后经研究发现,虽激烈竞争,但价格仍偏高,如能低价进入,则会有市场,于是采用很低价格迅速打人市场;但接下来发现低价有市无利,难以挣钱,因为成本压不下来;于是,为了解决成本问题,只能扩大规模,然而规模扩大后又遇到市场空间;面对市场空间,又必须解决市场占有率……随着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对市场的理解也一步一步深入,探索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也形成了自己比较独特的商业模式。
这个案例说明,面对问题,深入分析,解决问题,不循规蹈矩,也会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背后仍有独立思考的影子。
用友董事长王文京先生在探讨重塑企业核心能力时也用了一个生动的案例说明创新或独特对商业模式和发展的价值。比如四川的担担面,有那么多的竞争对手,如何在高手林立的竞争中生存,首先是持续经营创新,让自己的担担面的味道或色相好于别人;其次,要全面提升管理,让自己的担担面的成本不断降低;最后,还要学会承担社会责任,确保自己的担担面的卫生和绿色。这样,便可使自己企业的核心能力(商业模式)得到重塑,不仅与众不同,而且出类拔萃。其本质依然依赖于独立思考!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已经成为挂在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者嘴边的一个名词,大家普遍认为,有好的商业模式,就有一半的成功保证。商业模式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90年代广泛使用和传播,至今虽无权威定义,但其本质则有共识,即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赚钱;学术地讲,就是整合企业内外部要素,形成高效、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通过最优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使企业持续赢利的整体解决方案。无论通俗还是学术,我们都可体会到创新和独特性是其核心特质,也会体会到独立思考在商业模式形成中的重要意义。
金融危机进一步证明,企业间的竞争不再简单是产品、技术、市场、人才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且商业模式的形成常常依赖于一线决策者的直觉。略作引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自己的事业模式,而其有效的保证是学会和善于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