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查尔斯·巴贝格(1791–1871)生于伦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1810年就读于剑桥大学。他参于了在徽积分中引入莱波尼兹(Leibnitz)方法,这对后来的数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巴贝格的研究涉及面广,倒如,他主张在灯塔中安装信号发射器;另外,他还一直致力于用数学方法破译密码。
巴贝格拟定的、有关制造一台机械式计算器的计划——差动机械和分析机械是其最大的成就。虽然他没能最终将其变为现实。但他所提出的理论却威为“现代计算机的雏型”,这一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巴贝格是一位改革家,更是一位政治经济学家。他创作企业管理书籍《机械和制造工业经济学》的初衷就是要重新审视“那些机械原理,因为它们规范了艺术和制造业的机械应用程序。”
巴贝格的研究方法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第一步是收集证据,巴贝格不知疲倦地走访了欧洲大陆和英国的许多工厂,获取了第一手相关资料。实际上,巴贝格在书中向我们提供了他所运用的发现最有用信息的方法。一般认为,政治经济学家因过多地使用理论而较少采用事实而备受指责。巴贝格则说:
如果想要事实,那么请记住,那些高高在上的哲学家对于工厂的那些精细运作知之甚少;没有人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向政治经济学家们提供如此详实、充分,涵盖面体现所有研究方向的数据。没有人怀疑根据这种记录下来的所谓“事实”,会推导出错误的结论:由于缺乏事实而产生的错误远比那些基于荒谬、却冠之以事实的数据而导致的错误多得多,但危害要小得多。
巴贝格激励经理人效法他去搜集和整理自己的数据。他以颇具现代派的风格写道:
搜集数据的重要性在于它使生产者能够明确如果降低产品价格会争取到多少额外顾客。因而,他们不能沉溺于只关注统计调查。
巴贝格发挥了他精深的逻辑推理和作为未来主义者的发自本能的设想。约瑟夫·熊彼得曾经说过:《机械和制造工业经济学》是“一位不平凡的人创作的一部不平凡的作品”。该书首次从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出发,论述了工厂的重要性。其意义就像日后论述互联网潜力的第一本作品一样。极具鲜明对比性的是,当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观点仍局限于农业社会时,巴贝格却已在呼唤工业时代了。他也确确实实起到了这种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和米勒等人思想的提出,与其思想不无关联。
巴贝格认为:“那些规范工厂内部经济的举措对工厂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深远,而且能够在一些研究人类思维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有效运用。”巴贝格注意到,工厂需要一个全面的运营系统,这是不同于以往常规意义上的生产经营模式。
巴贝格对“规模经济”和“劳动分工”这两个核心问题有着更深刻的见解。他写道:“也许,在工人中进行劳动力分配是制造业经济性所依赖的首要原则。”巴贝格的科研方法与日后科学管理学说支持者弗雷德里克·泰勒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走访工厂期间,巴贝格就实地观察过工人的活动。他写道:
当工人没有意识到别人正在观察自己时,他们在限定时间内的作业活动通常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甚至观察者在厂房之外时,织布机所发出的每一个声响都能够帮助观察者计算出工人每一分钟的工作量。
除了以上观点外,巴贝格所提出的其他论点包括了他对固定资产平均寿命的预猜。
任何用来大批量生产的机器很少是到彻底报废才被抛弃的;新事物的层出不穷(由于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使我们能够更好更快地完成同样的工作,从而也使机器通常远在报损之前就不得不更新换代了。事实上,要想从不断更新的机械中获得利润,设备的折旧期应该控制在5年以内,而且在10年内必须被新设备替换。
《机械和制造工业经济学》曾是当时最畅销的管理书籍。我们可以说巴贝格不仅是计算机技术的先行者,而且也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管理学的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