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经理人们都很重视过程。原因很简单:许多现代组织是按职能和等级制度建立起来的,它们遭受着部门之间不相往来、缺乏协调、横向沟通不畅之苦。工作常常条块分割,经理人们也因此觉得办事困难。学者们在研究中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他们尽量避免用静态的、高度概括的词语描述组织职能。要真正取得进展,必须打开公司这一所谓的“黑箱”,从内部进行研究。
过程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广义地说,过程(process,也称“流程”)可以定义为任务与活动的集合,两者共同——且必须共同——将投入转变为产出。在组织内部,这些投入和产出表现为材料、设备、信息和人员。涉及过程的常见例子包括开发新产品、订单履行和客户服务。资源分配过程和决策制定过程虽不是显而易见的,但却同样必要。
这些年来,学术文献中已经涌现出许多过程理论(process theory),但很少有人用系统的、综合的方法检验这些成果。过程理论已出现在组织理论、战略管理、运营管理学、群体动力学和管理行为研究之中。但是,对过程进行研究的学术工作要么局限于陈述过程的理论或方法,要么只重点讨论某一种过程理论,几乎没有人把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现象来研究。
然而,如果能将这些过程理论放在一起,它们就能为了解组织和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帮助首先,过程提供了简易适当的分析途径。因为过程包括了各种有内在联系的任务,这就打开了公司的“黑箱”,使研究人员可以免于处理早期研究中棘手的“部分一整体”问题。已往的研究倾向于将注意力要么集中于“树木”(个人的任务或活动),要么集中于“森林”(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却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过程观点使这两方面有了必要的统一,确立了实际工作实践与公司总体职能的明确关系。
其次,过程视角提出了分析管理行为的新观点。大多数研究只是对时间分配、角色和活动趋势进行直接描述,很少将各类活动进行综合。事实上,已往的大多数研究只是片面强调经理职务的部分特性,而没有顾及其相关性。相比之下,过程方法强调活动之间的联系,说明表面不相关的任务——一个电话、过道上的短暂交谈或非计划内的会议——经常是某一系列行为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看,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理性化和条理化。
我的研究目的是为探讨过程及其作用、以及过程对经理人员的启示提供思考框架。我从组织层次开始,广泛考察过程理论并进行分类。由此自然引出过程的分类法及与过程相关的简单组织模型。管理过程通常需要进行单独考察,因为管理过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个体经理人员及其相互关系,而不是各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