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用“扑克脸”(poker face)来形容那些不把心思表露出来的人。在职场上,即使是在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如果想不露声色地进行心理战,就需要练就“扑克脸”。
工作是事业,感情是生活,我们不应该将其混为一谈。但实际上,这种混淆的情况会在职场上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有因讨厌上司而不认真工作的职员,也有因讨厌部下而让他成为边缘人的上司。从旁观者的角度看,经常会发现非常荒唐的事件,因为这些都是私人情感在作怪。
大家都喜欢真性情的人,但在工作中,我们必须要避免把自己的情绪强加给别人。因为这样会给同事带来工作之外的负担。
这世上常有戴着有色眼镜做事的人,以及无法隐藏真实感情的人,“我就是那样。”如果你犯这种毛病,那就应该先好好想一想。如果你是上司,在指派部下做事时,你会把任务交给表情难看勉强答应的职员,还是交给满心欣喜痛快答应的职员呢?你会更信任谁呢?
最重要的不是上司的感受,因为即使你没有流露出不满的情绪,但工作本身就是负担,再加上负面的情绪,必然会让工作变得更加压抑,就像马拉松选手背着一只沉重的背包一样,不但无法正常工作,还会让你的情绪消沉。如果在不满的情绪中工作,就会对工作感到厌烦,无法投入精力,因此也就不会取得出色的工作成果。所以自我调节工作时产生的微妙心理波动,是投入工作并有所成就的必备能力。
能够分清私人感情和公事的人都拥有“扑克脸”,这不单单是不显露感情,我们应该更进一步,让自己拥有更积极的扑克脸。
不显露感情只能应付被动局面,用深呼吸压制即将喷涌而出的情感和爆发出来的愤怒。因为每个人都有感觉他人情绪的天赋,就像微笑和打哈欠会传染一样。即使你在努力克制自己时,对方仍然能感觉到你情绪的变化,如此情况,扑克脸甚至会起到反效果。人们往往会对“两面人”敬而远之,甚至很鄙视,认为其对自己隐藏真实想法,因此产生排斥。
那么积极的扑克脸是什么?
泰国丞相在《谏逐客中》写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这里最重要的关键词是什么?对,就是“不选择”。消极意义上的扑克脸是指分清“好坏”之后的应对方法,但李斯说的是更高层次的扑克脸。真正意义上的扑克脸不是隐藏心情,向他人展现勉强的微笑,而是坦然应对所有的状况。
每个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人很难压制自己暴躁的脾气,但是卓越的领导者和出色的员工,都要有控制感情并乐观面对的能力。如果认为“生气的时候怎么能不被感情左右”,那么就要学习磨练心性,因为人是唯一能够控制感情的动物。从小到大,我们都在逐步学习调节感情并熟练掌握表达能力。就算现在还不能控制自如,但只要有意识多加训练,这种情况一定大有改观。
接到任务时不被感情左右有以下两个优点:
第一,以职员的身份,能够学到对待工作坚韧的态度,并产生更好的结果。即使上司委派高难度的任务,只要自己调节好感情,就会产生积极的心态。
事前就有了“烦”、“会不会很累”、“不想做”等想法,会降低你工作的决心,产生退却的情绪。以积极的态度都不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的工作,用消极的态度应对,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如果上司交给你任务,则应该坦然接受。不仅是表现得要积极,而且心理上也坦然接受。
第二,不要让上司提前预判你的工作成果,有助于树立良好形象。如果开始做事前,就表露出喜欢和厌恶的感情,会给上司留下不稳重的感觉。
上司指示你做事的前提是信任。从“这么做应该可以”到“你能完成这件事”,之后到“非你莫属”的背后,有着不同层次的信任。如果你在做事前就开始厌烦,并对上司不满,看到你这么没自信,上司的心里也不是滋味,同时会产生疑虑,因此对你的评价会产生负面影响。即使顺利完成了任务也不会认为做得好,而是“终于勉强完成了”。要改变这一印象需要很长的时间,开始就没有管理好感情的代价往往很大。
并不是只有职员需要不被感情左右地工作,上司同样也要努力。上司调节感情,有助于部下稳定发挥自己的潜力,并能够掌握部下的个性。
上司的情感和部下的潜力,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关系,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上司暴露自己的感情,大多数部下会受到影响,理由很简单,不想被上司斥责则必须要迎合上司的情感变化。
《韩非子》中说:“故越王好勇,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上司表露情感就像风一样,而部下则如同被风吹倒的小草。如果部下被上司的情感所左右,那么就无法掌控部下的真实想法,也无法挖掘出部下的潜力,而且在对重大的决定做出判断时,出现误判的概率也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