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兰蒂想,她这次可能“完了。”有时候,她喜欢未来不确定的兴奋感,有时候却感到非常恐惧。她的大脑“超载”了,她怎样才能记住更多的细节?每天,布兰蒂要跟陌生人面谈,要整理新的点子,而且要吸取新的经验。她发现,即使是平常有助于她平静下来的瑜伽训练班,也无法缓和她焦虑的情绪了。第一个星期结束的时候,她感觉要崩溃了,几乎陷入绝望之中。但布兰蒂坚持了下来,并且承担了新的任务。
一个月后,布兰蒂谈起这段紧张的学习生活,不禁热情洋溢。她详细地描述了为了出色地完成任务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我感到压力无限大。我不想完不成这一任务。但我真的没有太多的相关经验。”最后,她却能够把所有经验综合起来,非常出色地完成任务。
在她谈起刚刚接手新任务的那个月的经历时,布兰蒂脸上流露出的自豪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你是布兰蒂的上司,你会保护她不遭受那些巨大的压力吗?你会不会改变你的主意,不让她继续去做那项任务?她本来可以很轻松,但那样的话,她就无法体会到这种紧张,而这种紧张和忙碌的感觉恰恰对她的成长有益。
有压力、紧张,并不都是坏事。实际上,它们能够让我们更加专注地投入工作,并且帮助我们学习。让我们用探索频道的方法来解释这一现象。在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基本系统会处理持续不断进入大脑的信息,并决定应将哪些情绪反应作为长期的记忆加以保存。你在青少年时代听到的一首歌,通常会让你豪情满怀,或心怀忧伤,或充满爱意,或痛苦不堪,这些都在你大脑中保存。那正是我们在多年以后回忆起这首歌时依然感到如此美好或痛苦的原因:那首歌在广播中响起,而且你记得住每一句歌词。另一方面,不带任何情绪的感知刺激,不太可能在多年以后还能回想起来。因此,包含某种情绪体验(比如害怕失败、解决了某个问题之后欣喜,或者受到伤害)的知识会带来更加牢固的记忆,反过来也更能提升能力。干巴巴的阅读和训导无法与情绪体验相提并论。
回想一下过去几年你在工作中的重要学习经历。如果你向一位朋友描述那一经历,会不会包含“可怕”、“失望”、“艰难”或者“惊心动魄”之类的词语?你的学习经历能够让你牢牢地记住,正是因为它具有那些难以忘记的情绪因素。这种大脑的联结增强了故事作为教育工具的力量。人们把好故事中内含的情绪联系起来推己及人,而故事中富含的信息比起简单的干巴巴的事实,更容易让人记住。
出色提升员工能力的管理者,无论他们是否懂得上面这些知识,往往都会把员工推出“舒适区”,促使他们以更复杂的形式进行学习。而那种学习通常要求在面临不确定性的时候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让人们在没有指导的前提下尝试一些新事物,增加风险的同时也会提高情商。出色的管理者一方面把失败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一方面引导员工去闯去试。预想到他们的员工会时不时感受到巨大压力,积极激发员工潜能的管理者会事先想好一些安全的方法,或者给员工提供一些场所释放他们的情绪。
最终,员工取得的工作成就和在这些困难中学到的经验教训,将持久地成为他们能力提升一积累“深度智慧(deep smarts)”的重要基石。尽管在“舒适区”中重复性的工作只要求管理者和员工付出一点点努力就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却无法带来更为持久的能力提升。不过要记住,如果你要求某人接手一项受情绪严重影响的任务,最好是你与他之间建立了信任的关系。我们访谈过的一位员工告诉我们,他曾接手过一项“恐怖”的任务,他觉得如果自己没有完成好,肯定会丢掉这份工作。他感到压力巨大,动不动就会发脾气。不过,由于他非常信任自己的上司,而且上司坚定不移地支持他,所以,他调动起自己所有的能量和资源,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说,那次任务是他迄今为止经历过的最大的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