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了解内情的人写道:领导阶层“是世界上最受人关注、但也是人们最不了解的一种现象”。在商务领域,人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 领导的素质和行为。
- 被领导者的素质和行为。
- 领导所在组织的结构。
上述中的第一项作者们写得最多,人们对领导及其性格有发自内心的迷恋,另外对有关领导的事情也颇感兴趣:他们是后天造就的还是生来就具有领导的素质?
对领导的特征众说纷纭,说法不一,菲尔德·马歇尔·蒙哥马利(Field Marshal Montgomery)认为,一个领导“必须具有非常乐观的感染力,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即使在自己对后果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也要充满信心,鼓励大家”。早期法国管理作家亨利·法约尔说:“领导的任务是想出计划,保证成功。”他又补充道:这也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最想体会的一件满意的事情”。
奥美广告公司的创始人大卫·奥格威本身具有某种领导才能,他曾经说过:“伟大的领导人几乎总是自信心十足,他们从不惧怕,从不推诿责任,他们会跌到了再爬起来……为了赢得广泛的爱戴,他们不惜卑躬屈膝……我所认识的伟大领导人都是些具有好奇心的复杂人物。”
一些公认的伟大领导人的性格证实了领导是复杂人物的看法,比如拿破仑和温斯顿·丘吉尔。另一事实也可说明这一点:60%美国以前的总统和英国的首相都在14岁前失去了父亲。
然而,有些人的领导地位并非完全归因于个人的性格,如通用汽车的传奇式总裁阿尔佛雷德·P.斯隆,他的领导岗位主要归功于组织内所实施的结构和体系。亨利·福特二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功地激活了家族企业,主要依赖于他对公司的重组。他本人是个富家子弟,花花公子,几乎不符合大卫·奥格威所说的大领导的标准。
近年来,有关领导层主要的管理思想家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教授沃伦·本尼斯,他说,成功的领导人遵循的几乎都是一个普遍管理原则“不仅适用于企业高级主管,也适用于乐队指挥、将军、足球教练和校监”。当开始领导一个组织时,成功的领导人总是“关注目前发生的事情,确定手头哪部分事务对组织未来发展重要,制定新路线,引领组织内部所有人不偏离该路线”。他还发现,大部分成功的领导人都是白人男性,一生结婚一次,与妻子白头偕老。
亚伯拉罕·扎莱兹尼克在《哈佛商业评论》上一篇颇有影响的文章中表明:“由于做领导和经理从根上不同,所以对一方有利的条件对另一方的发展未必如此。”也就是说,长期做经理的生涯可能不是培养领导的最佳途径。然而,这是大多数商务领导人所接受的培训。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讨论领导的素质,16世纪20年代写于佛罗伦萨的《王子》(The Prince)一书可能是关于该话题最著名的书籍,其作者尼科洛·马基雅维里提出自己的看法:王子不可避免要面对周围人类普遍的邪恶,他应该做什么才能幸存、发达兴旺。献给罗伦佐·德·美第奇,该书以历史为例,引用了亚历山大大帝和德国城邦的实例,用经久不衰的经验教育读者,很多公司领导床头都有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