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雄心的著作。汤姆·彼得斯,这位与波特的极端理性主义格格不入的人,也赞叹该书为一部“权威著作”。此书的核心提出了一些有关国家的存在原因和作用的新观点:一国的力量源泉不再是军力,而是经济实体。经济实体的竞争力大小是维系国家力量的关键。
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任职期间,波特在工业竞争委员会工作。他是在这一时期构思这本书的。 《经济学家》曾评论道:“该书让波特声名大震,并使他的职业生涯达到一个光辉顶峰。不管是志向远大的知识分子,还是满腹牢骚的政治家,都在阅读《国家竞争优势》。人们可以在三个层次上阅读该书:一般性探究国家经济获得成功的原因;详细地研究世界上8种主要现代经济力量;有关政府如何改善自己国家竞争性的一系列描述。”
在本书中,波特的研究涉及了10个国家,即:英国、丹麦、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瑞典、瑞士、美国和原西德。波特努力用他以前著作的思想去审视是什么因素驱使一国的企业或工业到全球市场去竞争,是什么促使整个国家经济得以发展。波特问道:“在某些领域,面对全世界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为什么某些国家内的公司能够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为什么一个国家会产生众多的行业国际领先者?为什么小小的瑞士会成为制药、巧克力和贸易的世界领先者,为什么瑞典会成为载重汽车和采矿设备的领先者?”波特想探寻出其首要原则。他颇负野心,试图找出国家主义这个他所趟的雷区的实质。“国家的根本经济目标就是为它的国民创造一个高标准,并逐步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依靠有关‘竞争力’的模糊想法实现不了这个目标,需要凭借的是这个国家运用了国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后所能达到的生产力,”
他接着写道,“生产力是决定一个国家是否保持长久生活水准的首要决定性因素。”
与大前研一倡导的“国家终结论”不同,波特的研究推导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他揭示出了矛盾的核心。企业和行业已日渐全球化,而且它们比以往更加期望国际化。至少从表面上看,国家在企业获得国际成功的过程中似乎已经丧失了作用。“一眼望去,企业好像已经超越了国家。但是通过研究,我的认识却恰恰相反。”波特说道,“全球化竞争使得国家看起来显得不再重要,而实际上却正好相反,国家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为保护缺乏竞争力的本地企业与工业所设置的贸易壁垒已越来越少,当地国家的作用就越发明显。因为它们是巩固竞争优势技术和科技的源泉。”
波特说道:“对于什么是竞争优势,哪些行为能够创造或销毁这种优势,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很多了;在其他方面,我们还知道,为什么公司在寻求竞争优势的根基时,都会择其善者而从之;为什么一些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会采取激进措施。”
波特得出结论:激烈的国内竞争往往是国际竞争成功的动力之源。
为揭示对于特定行业及某一国家或地区强势背后所隐藏的动态关系,波特发明了一种国家‘钻石”模型,它包含4种力量:
- 要素条件(Factor conditions):以前包括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现在指的是数据通讯、大学研究水平和在某一行业中切实可用的科学家、工程师及专家。
- 需求条件(Demand conditions):如果一国对某一产品或服务存在着强烈需求,这就使得它在全球工业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例如:美国在健康服务业的领先就是来自于国内的惊人需求。
- 相关或支持工业(Related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如果在特定国家中某一行业很强,那么该国该行业的相关外围工业也往往一定很强。
-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Firm strategy,structure andrivalry):国内竞争有助于增强和提高竞争力。
《国家竞争优势》极好地阐述了一些特定工业为什么会聚集在某一个国家、而不是其他国家的现象。它是一本回顾历史的书。在市场开放,资金、技术和知识流动的世界里,企业不再是地域位置的产物。如德国的SAP公司,在软件工业能够取得成功;日本公司雅马哈能够占据三角钢琴市场领先地位;韩国三星公司则占据了世界半导体存储器件产量的第一位。所有这些表明了地域对公司竞争力的影响已经不那么重要。《国家竞争优势》是一本出色的管理学书籍,而且一定能够帮助政府制定提高本土企业竞争力的政策。但该书并没有告诉我们任何有关未来竞争的信息——一个企业如何能够获得、并且运用相隔遥远地域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