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中说话不能过于直白,要讲究语言的艺术。特别是意见对立比较严重时,或者对方没有表态,而你又没有揣摩清楚时,更要慎言。
如果某一天,上司在特定场合让你说出“真实的想法”,你该怎么应答?这是作为部下非常难堪的状况,大部分人都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是要完全诚实呢,还是“适当”诚实呢,或者糊里糊涂地蒙混过去。如果不想考虑太多,说些冠冕堂皇的官话混过去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但如果经常用这个方法,也可能被别人认为是“没有头脑的人”,只会打官腔。相反,如果经常诚实回答,反而会显得太不给上司颜面,伤了感情。上司提问的动机也很值得我们去认真分析:提出的问题是真有疑问,还是想检查员工对工作的掌握情况,抑或是故意“测试”一下你的能力等等,职场人都应该学会揣摩。向上司“直言”也是件非常尴尬的事,很难衡量该不该把想说的话全部说出来,这时可以灵活应用的方法就是“隐喻和迂回”。
《三国志》中贾诩也曾被曹操要求“直言”,而且还是敏感的关于接班人的问题。
曹操爱妾卞氏的三儿子曹植鹤立鸡群,不仅聪明,而且能写一手好文章,一开始曹操就想把曹植立为自己的接班人。
一般来说,权力都是传给长子的,否则往往会引发祸起萧墙、兄弟互伤的局面。因为那些跟长子利益挂钩的大臣们,不可能坐看长子失势,定会辅佐长子进行一场血腥的权力争夺战。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的曹操就问贾诩:
“你觉得曹丕和曹植谁更适合当我的接班人?”
聪明的贾诩并没有马上答复曹操,而是装作在思考其他事情的样子。
平时的贾诩都很知礼,从来没有怠慢过,所以感到十分好奇的曹操不禁问道:
“你到底想什么呢?”
“啊……对不起,我一时想到了袁绍和刘表的儿子……”
袁绍和刘表就是没有把权力传给长子,因而造成日后发生了权力之争,势力大减,被曹操借机消灭。因为兄弟支持者之间对于权力的争夺,对内部的损伤极大。贾诩就是巧妙地运用隐喻,回答了这个棘手的问题。虽然他没有义正言辞地声讨或者激烈地辩解,但却起到了比直言更好的效果,采用这样的方式回答更容易让人接受。
因为从贾诩的话中,曹操很容易就会联想到:“一定要把权力传给长子,不然日后必有后患,袁绍和刘表就是先例,虽说曹植的能力卓越,但坐上王位的最好还是曹丕。”事实上,贾诩的隐喻和直言的意思都是相同的,但贾诩的隐喻却可以既避开敏感话题,又能把想说的内容表达得一清二楚。像这样利用隐喻和迂回的谈话技巧,可以把自己的意见表现得更加清楚,让人更容易接受,而且效果往往更加明显,这就是语言技巧的力量。
听完贾诩的回答,曹操的反应如何呢?
“哈哈,你太狡猾了,下回可要实话实说。”
最终曹操听了贾诩的劝告,把权力传给了长子曹丕。如果贾诩说得很直接,结果又会是怎样呢?曹操可能会怀疑贾诩此番言论的动机,将其划为支持长子的大臣之列,而不会再与其讨论接班人的事情。甚至有可能因为某个支持曹植的大臣,将传位给曹檀的理由,说得有理有据,更加充分,那历史必将被改写。而贾诩支持曹丕的言论一旦被曹植所知时,他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事实上,隐喻和迂回本质上是将所发表的意见推给过去的某件事或某个人,然后让对方自己思考并理解其中隐含的观点。
《史记》中也记载了不少向上司劝谏时,采用隐喻表达的故事。战国时期,齐威王不理朝政,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使得齐国百姓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凄惨。但已经习惯于享乐的齐王,再也没有心思去理会百姓的安危了。因为大臣们都畏于齐王的威势,所以没有一个大臣敢向齐王进谏。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年,一个名为淳于髡的人找到了齐王拒绝理政的原因,并想出了一个给齐王进谏的好主意,他为齐王出了一道谜题:“大王,国中有大鸟,栖息在大殿之上,三年不飞不鸣,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齐威王原本胸有大志,只是一时贪欲,并非昏庸无能之辈,淳于髡的讽谏一下子点醒了他。于是他也用隐喻回答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淳于髡的隐喻收到了奇效,促使齐威王下定决心、改革图强。他上朝召集县令七十二入,奖励了一人,处死了一人,整顿了内政,并整肃军队。各诸侯国都很震惊,纷纷归还了侵占齐国的土地。之后齐国繁荣三十多年。
正如同前面所说的,隐喻和迂回的本质是提醒。从其他事例或其他人的故事中找出相似点,这样跟上司沟通会比对上司直言更有说服力,让你更受到上司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