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向老板证明自己的聪明才智、或是在求职面试的时候脱颖而出,最好的帮手可能就是你的声音。
虽然有些人认为如果把想法概念诉诸文字,传达效果可能更好,但其实透过声音,你听起来会比较聪明。
这项见解是来自我们另一项更大规模的研究,想知道既然人类无法直接观察他人的思想、信念或动机,我们会怎样判断别人心中所想的事。而我们发现,口语正是非常有效的工具,这种沟通形式不只最能传达一个人的想法,也最能看出思考的能力。
这件事值得深思。毕竟,职涯成功与否,有一大部分取决于你在别人眼中的评价。就算你其实聪明又有能力,如果老板看不出来,就得不到那份应有的加薪。很有可能你的智识正是某份工作的最佳人选,但除非面试官看得出来,否则你也无法获选。
我们是透过一系列实验,取得以上结论。其中一项实验,是在公司招募热季找出18位MBA学生,请他们每个人针对理想的雇主,准备一篇口头自我介绍,解释为何应该雇用自己。(同时我们也请学生准备一篇书面自我介绍,用于后续实验。)我们请他们在没有时间限制下,将讲稿修到最好,再将口头呈现的结果录成影片,好让我们评估听见与看见这些候选人的结果。
接着,我们请了162位评估人员,分别透过观看影片、只听声音,以及阅读听打稿(删去了所有像是「恩」这样的赘字)三种不同方式,评估这些候选人的能力、思考全面性和聪慧程度,再判断他们对这些候选人的喜好程度、又认为这些候选人给了他们多正面的印象。像这样的评断,在像服务业这样的产业至关重要,因为业者总希望雇到聪明的员工。最后,这些评估人员再假设自己要雇人,提出他们有多可能会雇用这些候选人。
与只是阅读听打稿的人相比,平均来说,真正听到候选人声音的评估人员,会认为候选人比较聪明(也就是更理性、思想更全面、更聪慧),对候选人的喜好程度以及整体正面印象也较高;而可能最重要的,就是他们决定雇用这个人的可能性也比较高。至于那些看影片的评估人员,反应则更为正面,但看影片与听声音这两者的差异,并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
对许多人来说,这样的结果可能出乎意料。针对那些MBA学生、硕士生、当地(芝加哥)社群成员及线上参与者,我们请他们预测自己在口语或是书面上哪个会显得比较聪明,他们多半以为两者不会有什么显著差异。至于问到他们觉得要向招募人员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是该把自我介绍录成影片还是打成文字,MBA学生有将近一半(50/112)表示自己会用书面呈现。
确实,如果是把说话内容听打出来,文字品质可能不如真正的书面文字,所以我们又进行了另一项实验,想试试看真正的书面自我介绍和前面的听打稿是否有何不同。而这项实验证实,确实「聪明」能由声音传达出来:不论是听打稿、或是学生精心写下的书面自我介绍,给评估人员带来的正面印象、感觉到的聪明程度、以及雇用的意愿,都还是比不上听到声音。
读者可能也想知道,如果是专业的招聘人员,是否一样偏好那些用声音传达的候选人。由于研究伦理问题,我们不能操纵真正的聘雇决策,但可以请专业招聘人员也来参与我们的实验。在一场会议后,我们请了来自像是微软或高盛等公司的招聘人员,可能是听某位候选人的自我介绍、或是阅读他的听打稿。平均来说,他们同样认为如果能听到、而不只是阅读自我介绍,会觉得这个候选人比较聪明。
当然,很多时候要和上司或招聘人员沟通,书面文字仍然是唯一的选项。然而,在别人要对你下决定的时候,还是可以找机会用电话聊聊、或是亲自见个面,设法让声音派上用场;我们相信这会是个好主意。
虽然把想法写成书面确实可能有一些优点(像是可以一修再修),但书面文件却少了一些副语言(paralinguistic)的线索,而这些线索正能提供关于说话者聪明和思考程度的重要资讯。在人类发展、能够将自己心中想法传达给别人的过程中,声音是项经过千锤百炼的工具。在不知不觉中,你会细微调整语调、语速、音量和音高,向听者展现大量的线索,让他们知道你的思考想法。而听者感受到这些调整,也会自然地解码这些线索。正因如此,像是如果想表达自己对这份工作充满热情,「听到」可能会比「读到」更有说服力。书面文字可能无法和你的声音传达出相同的印象,因为书面就少了一个重要的特征:「聪明」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