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人才管理体系的过程中,组织一般都会引入很多人才管理产品,或者与咨询公司进行项目合作。但为了使人才管理能够真正落地,应当注意相对应的配套措施。
有家公司在全国成立了四五十家分店,公司的新任总经理在上任后反复思考一个问题:我工作的最大价值是什么。他思考了很久之后发现,他工作的最大价值就是为组织储备未来的领导人才。当时,他的公司没有形成任何的人才发展系统,他需要从头开始。他让人力资源部门去准备一份材料,告诉他所有分店当中哪些人是特别关键的。于是,四五十家分店的相关人员材料都递交到了他的手上。然后,他又向人事部门要了这些人以前的背景和履历资料,但是所有的这些资料其实都不完整。接下来,他开始给各个分店的店长打电话,询问下面这些问题:
在你的店里,哪些人是有潜力的,将来可以胜任更高的职位?这些人的强弱项分别是什么?如果某个人才升迁,哪一个职位适合于这个人才?接下来如何去发展这个人才?
一个月之后,总经理会打电话给同一家分店,询问之前拟定的人才发展计划实施得如何。这一做法的效果非常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家公司的中层主管都发展得特别不错,该公司已经形成了很好的人才体系。
上述案例中的总经理直接担任推动人才管理与发展的角色,直接对这一事情负责,这是一个特例。一般来说,公司需成立专责的人才管理部门协助总经理推动人才体系建设。下例中的负责部门人手不足的因素也会影响人才管理的落地。
某公司决心投资大量预算去推动全公司各级别的人才管理体系建设,可是当问到各部门意见时,大家都一致认为这是人事部门的责任,这一点遭到人事部门主管的强烈反对,并表示人事部门在处理新人招募、员工在职培训、薪酬计算,并处理每年层出不穷的劳资纠纷等问题方面,人手就已经明显不足了。而且,人事部门的专长也不是建立人才管理体系,关于这个问题,公司的老板很疑惑,人才管理到底应该是归由哪个部门负责呢?如果缺少专业的人才管理部门,人才体系建设是推不动的。
除了成立人才管理的专责团队与部门之外,还有几个要素与人才管理落地的成功有极大的关系,如:建立体系与流程、持续沟通与衡量、确保使用所有相对应的技巧并使用适当的工具、衡量系统的效能。国内公司在这些要素上表现出的主要问题如下:
要有责任单位与足够的人手推动:
- 没有人才管理单位负责流程的推进与改善。
- 责任单位兼任太多责任,不够专业化。
- 直接主管以为这是人力资源单位的事情。
- 传统的人事管理单位无法有效处理人才发展议题,其主要原因是涉及到的技术与工具十分不同,传统人事单位的核心工具是数学与法律,人力资源发展与管理单位的核心工具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能力技术、评鉴技术跟发展技术。
形成流程与体系:
- 公司用项目推行人才发展,没有形成一个持续的管理流程。
- 没有标准化的决策流程。
- 人才信息混乱,无法整合一个有利于决策的信息结构。
引入关键技能与工具:
- 没有能力标准。
- 没有评鉴资料。
- 对常用的人才发展工具与技术不熟。
- 主管与人力资源单位没有学习相关技巧。
持续沟通:
- 不清楚推行这个体系,与组织的需求、未来有什么关系。
- 对相关人员的利弊影响没有沟通。
- 没有持续沟通、沟通、再沟通。
持续衡量:
- 没有衡量体系的推进是否有效
- 没有衡量体系内的各项活动是否完成
- 没有衡量推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