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
人们对于个性测验所持有的浓厚兴趣由来已久。人们长期以来一直都认识到个性在工作成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不亚于它在人们生活其他方面所起的作用。显然个性测验是整个测量领域的一部分,但标识和描述个性测验的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美国心理学会推荐在个性测验的标题中使用“问卷”一词,而不是“测验”。这尤其适用于要求对一系列自我描述的项目作出反应的测验,项目示例:“我喜欢参加家庭聚会……正确,两者之间,错误。”
对此的论据是,这类工具并不是直接测量行为,而是测量作答者如何选择去描述自己的行为。还有人(Cronbach,1966)提出,这类问卷,有时又称为自陈量表,反映的是典型行为(这个观点的一个推论是,这种行为很不容易改变)。这类问卷不存在所谓正确或错误的答案,这与能力测试不同,后者存在正确和错误答案,而且它只关注能够得到多高的分数。
我们可以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因为对于某些工作来说,显然存在正确和错误的个性组合。值得指出的是,虽然“问卷”一词经常被用于标题,但这并非是普遍情况,“测验”一词也被广泛用来描述这类工具。例如,在Heather Birkett Cattell的杰出作品——《The 16PF: Personality in depth》(1989)中,两种叫法都同时出现在一页纸上!就我个人而言,当用于标题或专指自陈式个性工具时,我习惯使用“问卷”一词,但我也会在一般的讨论中继续使用“测试”、“测验”及“心理测量”等词。
特质、类型和因素
正如刚刚指出的,个性测验考察的是个体自身及其对周围世界所表现出的典型行为方式。有时候这些典型特征被称为“特质”。“因素”一词有时也被使用,但这个词通常特指通过“因素分析”的统计技术所确立的特征。
关于个人如何处理与他人或团队的关系,这类测试常常在职业情境中受到关注。这类量表的例子包括FIRO–B(Schutz,1978)中的“被需融入”(wanted inclusion)量表、16PF5中的团队取向或自我依赖量表和Gordon人格侧面中的“社交性”量表。具有启发作用的还有其他与职业相关的领域,如“尽责性”(16PF)和“成就需要”(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EPPS)。
从整体上来说,这类工具显然可以启发经理人如何对某个人提供支持和进行激励。譬如说,如果一个表现出有被控制需要的人(FIRO—B)被给予完全的自由,他将不会有很好的表现。
许多个性问卷是根据某个关于个性的心理学理论所设计的,如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 Biggs Type Indicator,MBTT)是根据荣格提出的心理类型理论所设计的。根据这个理论,人们对世界做出的反应,亦即他们的个性,反映了他们做出理性或非理性判断的方式及认知信息的方式等。这些“心理功能”与“态度”协同运作。态度指明了精力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外界是根据逻辑或情绪被“判断”的还是根据感官和直觉被“认知”的。
爱德华偏好量表(Edwards Preference Schedule)是根据Murray(1938)发展起来的需要理论设计的,其中列出了15种需要,包括对成就的需要、对自主或独立的需要、对归属或与朋友一起活动的需要。
各种不同理论的出发点,来源于各种对个性截然不同的观点。不过,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归结为个性范畴的大多数行为差异,只要用很少的几个个性维度就足以解释。维度的数量通常是五个,因为人们经常使用“大五”一词。虽然对五个维度的命名各有不同,但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外向性这套命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这个相对简单的列表与那些包括大量令人迷惑的分量表和维度的工具形成了鲜明对比(OPQ包括32个量表,EPPS包括15个量表,16PF显然包括16个量表)。然而,大量的量表也使得区分更加精细,人们借助它们可以在比较不同个体时做出重要区分。
投射技术
并非所有对个性的测量都使用自我报告的方法。投射技术所根据的理念是,个体对其周围世界的认知会受到其个性的影响。换句话说,人们会把他们自己的个性投射到他们遇到的各种刺激上,对这些刺激的理解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主观的方式进行的。在一个常见的表述中,我们把乐观主义者描述为认为杯子半满的人,把悲观主义者描述为认为杯子半空的人。在这两种情况下,杯子以及内容物的数量都是一样的,但是乐观和悲观的个性会被投射到它上面。
投射这个理念的根基在于弗洛伊德和19世纪其他心理分析学家的研究工作。它造就了许多心理测量程序,譬如罗夏测验(Rorschach Test,1942)。这个测验包括一系列墨迹,受试者需要说出他们看上去像什么。打分根据的是受试者做出的反应的一系列属性,比如情绪性和想像力。虽然对这一测验的研究很多,但是,很多人对其效度仍存在疑问。后期的一些变式强调对反应的内容作更详细的分析(Holt,1958),这些方法显得更有希望。Klopfer和Davidson(1962)对此有详细的介绍。
其他一些方法使用的是情境模棱两可的图片。比如说,有的图片可以被解释为是具有威胁性的,如果受试者没有看出其中的威胁性,则表明他们存在一种以拒绝承认来应对威胁性情境的一般倾向。这种倾向对于从事高危职业的人来说,可以被视为起着适得其反的作用。比如,对于高速喷气机驾驶员或商品经纪人来说,威胁必须得到识别和准确的衡量。
对于这类模棱两可材料的最广泛的发展之一是Murray的主题统觉测试(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1943)。该测试包括一系列显示模棱两可图片的卡片。受试者必须根据每张图片编一个故事,而故事的内容将受到系统的分析。这种方法随后发展成了各种不同的技术,通过考察反应的内容来分析动机及其他心理过程。Smith(1992)的详尽的手册列出了许多这方面的应用。然而,这类技术很少被用于职业或管理的操作中。对大多数投射技术结果的解释是需要很高技巧的,有时一个工具就需要经过数月或数年的学习。因此,与本文提及的许多其他方法相比,投射技术较少用于管理方面的测量。不过,它们在某些行业中得到常规的使用。例如,瑞典皇家空军使用的防御机制测试(Defense Mechanism Test。DMT),就是基于对风险的认知。